《自然评论·心脏病学》:超加工食品,心血管疾病的大患!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自然评论·心脏病学》:超加工食品,心血管疾病的大患!
引用
1
来源
1.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1944813539f0.html
超加工食品(UPF)是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其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也逐渐引起关注。《自然评论·心脏病学》近期发表的一篇评论文章,系统梳理了食品加工的历史演变,并基于流行病学证据,揭示了超加工食品对心脏和代谢健康的负面影响。
什么是超加工食品?
根据Nova分类体系,食品主要分为四类:
- 未加工或简单加工的食品(如水果、肉、牛奶)
- 加工过的烹饪原料(如油、黄油、盐)
- 加工食品(如罐头、盐渍或糖渍的坚果、烟熏的肉类)
- 超加工食品(如冰淇淋、汉堡、巧克力)
超加工食品的主要特征是采用了复杂的工业处理方法,包括氢化、水解等化学处理,以及膨化、油炸、调味、着色、乳化等添加剂的使用。这些食品往往有精致包装,且营养成分并不全面。
全球超加工食品消费现状
自1990年代以来,超加工食品的消费量激增,逐渐取代了以未加工或微加工食品为主的传统饮食模式。在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超加工食品在饮食中的占比已超过40%,而在美国和英国这一比例更是接近60%。
超加工食品对健康的影响
大量摄入超加工食品会导致整体饮食质量下降。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占总卡路里摄入的比例在16-57%之间,高摄入量会导致营养水平下降,表现为:
- 饮食能量密度增加
- 游离糖和饱和脂肪含量升高
- 纤维、蛋白质、钾和各种微量营养元素含量降低
- 缺乏植物性食物
2023年的一项研究分析了67个队列研究数据,发现超加工食品摄入与多种慢性病存在关联,包括:
- 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40%
- 高血压风险增加23%
- 超重风险增加36%
- 肥胖风险增加55%
- 心脑血管事件风险增加35%
- 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9%
- 心血管死亡风险增加50%
此外,超加工食品还存在以下健康隐患:
- 便于食用,容易导致过量摄入
- 破坏肠道微生物平衡,引发炎症和葡萄糖代谢失衡
-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化合物会促进氧化应激和炎症
- 塑料包装释放的化合物会影响内分泌
结语
超加工食品虽然为现代生活带来了便利,但其对健康的潜在危害不容忽视。建议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尽量减少超加工食品的摄入,转而选择更健康的未加工或简单加工食品。
热门推荐
刘公岛:威海必打卡的历史名胜
新型兽用疫苗研发方向及工艺支撑
告别糖瘾,甜蜜又健康的“替身”来袭!让我们快乐享受美食
威海市的气候秘密大揭秘:冬暖夏凉的海洋性气候如何塑造“精致城市”
阆中古城深度游:打卡张飞庙与嘉陵江畔夜景
Nintendo Switch账号被ban?教你安全购卡!
纯电车电池安全揭秘:哪款难爆燃?
金色的神圣光辉:宗教艺术中的权威象征
从哲学角度看彝族色彩与中华青色的文化象征
青色:东方之美,古韵今风
特斯拉创始人是谁
电子产品选购指南:手机、电脑、相机,如何挑选最适合你的那一款
缓解足跟疼痛的拉伸疗法
川乌细辛泡脚:缓解足跟疼的中医良方
足底筋膜炎:足跟疼痛的头号元凶
足跟疼痛怎么办?这些日常锻炼方法帮你缓解不适
春晚收视率创新低:从辉煌到低迷,经典演员缺席成常态
洛阳古城墙:千年文明的守护与新生
洛阳经开区跃升国家级百强!改革驱动高质量发展
洛阳古都遗址新发现:揭秘千年文明之光
预制菜板块下跌背后:行业调整还是长期机遇?
中央一号文件力推:预制菜成地方经济新引擎
预制菜产业如何保障食品安全?
让肿瘤细胞颤抖吧!华东首台TOMO-C托姆刀与最新型号M6射波刀落户浙一
冬日仙境:仙居五天四夜深度游攻略
神仙居景区:千年古刹与神秘崖刻见证历史
小红书再战春晚:从流量争夺到内容生态的升级之战
机器人扭秧歌走红小红书:当科技遇上传统,这场视觉盛宴为何如此吸睛?
智慧电动汽车充电站:绿色出行新趋势
华阳充电桩教你正确使用电动车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