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桃花产业,万荣县走出农业现代化新路
科技赋能桃花产业,万荣县走出农业现代化新路
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运城市,是黄土高原上的重要桃果产区。这里海拔适中、光照充足、土层深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桃树生长提供了理想环境。近年来,万荣县紧紧抓住农业资源优势,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不仅让“冬闲”变成了“冬忙”,更让桃花产业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万荣县建立了现代果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这个被当地农民亲切称为农业“硅谷”的地方,成为了新技术、新品种的孵化基地。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树专家朱更瑞等专家学者经常在这里与果农们探讨桃树管理和品种更新问题,为当地农民提供最前沿的技术指导。
在科技创新的驱动下,万荣县引进了300多个优质品种,从早熟的“中桃金铭”到晚熟的“中油蟠9号”,不同品种的桃子错峰上市,延长了市场供应期。同时,通过示范引领,果农们逐渐认识到品种更新的重要性,昔日的“摇钱树”不断升级换代,南景村的桃子从6月下旬一直卖到8月中旬,产值是传统品种的3到4倍。
现代技术赋能农业生产
在万荣县的果园里,科技元素无处不在。果农们通过手机客户端就能实现水肥一体化管理,智能控制平台实时监测果树生长的光照、湿度、风力等环境参数。果园喷药用上了农用喷药无人机,施肥采用了测土配肥技术,病虫害防治则使用了性诱灯等物理方法,真正实现了智能化管理。
万荣县果业发展中心还推广了六项现代管理新技术:矮砧宽行密植、水肥一体化滴灌、园艺地布防草增温保墒等。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优化了果品质量,还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据统计,采用新技术后,万荣县的桃树产量和品质都有了显著提升,优质果率提高了20%以上。
创新经营模式激发活力
针对果业生产中出现的果农老龄化、树龄老化、品种老化、观念老化等问题,万荣县探索出了“联硕果园”模式。这种模式打破了传统土地界限,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乌停村的联硕果园就是一个成功案例,3户有经验的果农统一经营,42户农户以土地入股,既获得了土地增值收益,又能外出务工获得额外收入。
此外,万荣县还发展了果园托管、生态循环、文化定制、认领自管、观光采摘等多种经营模式。这些创新模式不仅解决了个体农户经营难题,也为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在万荣县,一批新型职业农民正在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他们不仅懂技术、会管理,还善于利用现代营销手段。比如上井村的黄春娟,通过网络销售将黄金蟠桃、油桃销往全国;潘朝村的牛云霞则成了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和销售高手。
万荣县通过整合农业、人社、果业等部门资源,组建了果园大学,下设苹果学院、桃果学院等5个学院,每年培育职业农民1000余人。这些新型职业农民正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来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才的培育,万荣县的桃花种植正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设施农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土壤环境,延长了生长周期,更有效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在科学管理的加持下,桃花盛开的季节将不再局限于春节前后,而是会扩展到更长的时段。
万荣县的实践证明,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支撑。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这个黄土高原上的农业大县正在向现代农业强县迈进,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