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头痛频发?中医有方!
秋冬头痛频发?中医有方!
秋冬季节,天气变化多端,许多人会感到头痛不适。中医认为,头痛主要由外感风寒湿热之邪或内伤痰湿火热所致。秋冬季节,由于气温变化大,风寒湿邪容易侵袭人体,导致头痛。此外,秋冬季节干燥,人体容易出现津液不足,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也会引发头痛。
中医治疗头痛,主要遵循“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的原则。通过行气活血、逐痰除湿、疏风缓急等方法,可以有效缓解头痛。下面介绍几种适合秋冬季节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药调理
风寒头痛:症状表现为头痛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可选用川芎茶调散加减,常用药包括川芎、白芷、藁本、羌活、细辛、荆芥、防风。
风湿头痛:症状表现为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或溏。可选用羌活胜湿汤加减,常用药包括羌活、独活、藁本、白芷、防风、细辛、蔓荆子、川芎。
虚寒体质:平素体质偏虚,特别是易感冒人群,可选用北沙参10g、生姜3片、乌梅2个、甘草5g,加水煎煮服用。
穴位按摩
太冲穴: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中。以拇指按揉、按压5分钟,双手交替,按压力度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2-3次。
阳陵泉穴:坐位取穴,屈膝成90度,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可触及一凹陷处。以拇指按揉、按压5分钟,双手交替,按压力度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2-3次。
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以拇指按揉、按压5分钟,双手交替,按压力度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2-3次。
大椎穴:取俯卧位或坐位,低头,可见颈背部交界处正中有一显著高突处(内正对第7颈椎棘突),其下凹陷处即为此穴。以食指按揉5分钟,按压力度以感觉酸痛为宜,每日2-3次。
商阳穴:在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外上方0.1寸。以牙签圆头点按穴位5分钟,双手交替,每日2次。注意按压力度,防止皮肤破损。
生活方式调养
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避免到人流密集场所,尽可能减少聚会。
保持居室卫生清洁:保持空气流通。使用取暖器时注意室内加湿,避免室内空气过于干燥。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保证每天7-9小时的优质睡眠。
合理饮食:多喝水,避免进食油腻、煎炸、烧烤、辛辣食物。慎食生冷寒凉性较强的水果,以及湿热性质较重的水果。食用奶制品应适量。
适度运动:年轻人可进行跳绳、原地高抬腿跳、哑铃锻炼等;行动不便者也应适当活动手脚;老年人在居室中可进行深呼吸、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锻炼,以身上有微微温热感或微微汗出为佳。
保持规律排便:养成每天定时排便的习惯,尽量保证每天能自然排解大便。
注意保暖:冬季老年人不宜过早出门进行户外活动,宜在日出后出门,以免受到寒邪侵袭。年轻人避免晚上进行剧烈活动及大汗淋漓,宜进行舒缓的有氧运动。
通过以上中医治疗方法和生活调理,可以有效缓解秋冬季节的头痛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头痛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以获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