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2025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前景
一文看懂2025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前景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慢病管理已成为一个日益重要的社会议题。本文将从慢病管理的定义、慢性病的分类、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相关政策支持、产业链结构等多个维度,全面解析2025年中国慢病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市场前景。
慢病管理行业相关概述
慢病管理是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其风险因素进行定期检测,连续监测,评估与综合干预管理的医学行为及过程,主要内涵包括慢病早期筛查,慢病风险预测,预警与综合干预,以及慢病人群的综合管理,慢病管理效果评估等。患者通过慢病管理,能够延缓慢病进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伤残率、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并降低医药费用等。
慢性病主要是指以心脑血管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疾病、精神异常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是一组具有病程较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性较大特征的临床疾病。目前,按病种类型进行分类,慢性病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老年人是慢性病患病率和发病率最高的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各组织器官生理代谢功能和免疫机能逐渐衰减,容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9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其中,75%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43%有多病共存(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据统计,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从2014年的13902万人增长至2023年的21676;占总人口数量的比重从2014年的10.1%增长至2023年的15.4%。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加深,老年人口慢性病患病率上升,对慢病管理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和人民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标。近年来,政府及行政管理部门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治,发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这对慢病管理行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如2023年7月发布的《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中,其中提出开发面向老年人的健康管理、生活照护、康养疗养等服务和产品,支持各类机构举办老年大学、参与老年教育。2024年7月发布的《关于印发高血压等慢性病营养和运动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通知》中,提出加强对相关慢性病患者营养和运动等非药物措施干预和指导,并加强慢性病防治相关健康知识的普及和宣教,引导公众提高慢性病自我管理的健康意识,通过合理膳食和科学运动有效控制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减少慢性病的发生,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慢病管理行业产业链
慢性病管理行业的产业链结构复杂而完整,涉及多个环节和参与者。上游主要由药品、医疗器械、信息化服务厂商组成,为慢性病管理提供必要的医疗物资和技术支持。中游包括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线上医疗服务平台等,提供具体的慢性病管理服务,如患者监测、健康咨询、治疗建议等。下游主要是各类慢性病患者,他们通过中游的服务机构接受管理,以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