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非遗项目成功案例有哪些?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非遗项目成功案例有哪些?

引用
网易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B2Q7L8P05568C3O.html

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作为人类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的兴起,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成为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途径。本文将通过五个成功的案例,展示非遗文化在当代的传承与创新。

江苏南京·秦淮灯会

秦淮灯会是流传于南京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又称金陵灯会、夫子庙灯会,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至元宵节期间举行,每年持续50多天,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天下第一灯会”和“秦淮灯彩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唯一一个集灯展、灯会和灯市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灯会,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民俗灯会。

江西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承载着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哲学智慧的江西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享誉全球。文旅相融,古窑新生。为传承展现国宝非遗,景德镇古窑恢复传统制瓷作坊与红店,并复建复烧瓷窑,使景德镇古窑景区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成为代表千年瓷都的一张瑰丽名片。集群式非遗传承模式,聚集了200多位具有原生基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障非遗技艺的传承。

福建龙岩·永定土楼

世遗永定土楼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奇的山区民居建筑,是中国古建筑的一朵奇葩。开展非遗旅游活动,使游客深度了解、体验、学习非遗文化。文化内涵丰富,遗产等级高,种类较为齐全。除永定土楼建筑是世界文化遗产外,永定还拥有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永定万应茶制作工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永定客家山歌、永定土楼楹联省级非遗项目2个以及永定客家家训文化等市级非遗项目38个,是客家耕读传家文化的集中展示区,也是客家人生活的体验地。积极开展非遗教育。龙岩市积极开展各类非遗传承培训班,目前已举办了土楼营造技艺、十番音乐、万应茶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的带徒传艺60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共65批2000余人次。同时出版《闽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全》。发展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合理保护和开发土楼周边非遗文化资源,大力实施“旅游+”战略,带动非遗工艺和旅游景区形成相互配合、共同发展,集观光、体验、学习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以万应茶为例,永定采善堂制药有限公司引进了国内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检验设备,在原有生产“万应茶”的基础上,拥有茶剂、丸剂、颗粒剂3条生产线,产品远销海内外,年销售额4000多万元。

湖南雨花非遗馆

湖南雨花非遗馆是湖南省厅重点打造的文旅融合示范点,聚集了10个世界级非遗项目、55个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内的359个非遗项目。首创中国“非遗+”活态传承发展模式。湖南雨花非遗馆通过社会化的策划与运营,构建起了非遗传承与传播功能兼备、本地居民文化消费与中外游客旅游消费并存的城市文化空间。非遗主题城市文化消费场馆模式。以非遗街区、非遗生活家为抓手,构建“文化+旅游”全产业链模式运营,实现传承人项目和非遗馆的共赢。

四川凉山·彝族火把节

四川凉山的彝族火把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庆祝活动包括传统舞蹈、音乐、服饰展示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与和观看。这个节日不仅展示了彝族的非遗文化,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这些案例显示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多种可能性,不仅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也为地方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