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新趋势:从运动想象到物理技术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新趋势:从运动想象到物理技术

引用
6
来源
1.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9927668/
2.
https://rs.yiigle.com/CN121382201902/1150282.htm
3.
https://xuebao.bbmu.edu.cn/cn/article/doi/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19.05.022?viewType=HTML
4.
https://www.hanspub.org/journal/paperinformation?paperid=29522
5.
https://rs.yiigle.com/cmaid/1432004
6.
https://www.jcyipong.com/contentDetail.action?contentID=2029

近年来,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领域涌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方法,为患者恢复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其中,运动想象疗法、物理技术辅助康复以及个性化康复方案成为研究和临床实践的重点方向。

01

运动想象疗法:脑卒中康复的新选择

运动想象(Motor Imagery,MI)是大脑演练或模仿一个指定动作且不伴随实际动作执行的心理过程。研究表明,MI因其适用于脑卒中后患者康复的任意阶段,且能够极大地帮助脑卒中后患者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而得以推广。

从生理机制来看,同一动作的MI与实际运动执行的大脑皮层具有相似的活跃形式。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简单的想象运动任务中,而且在特殊的想象任务中也能观察到。例如,Tong等通过实验发现,在运动想象过程中,受试者的对侧前额叶、运动前区以及额叶、顶叶、小脑、视觉皮层会出现相似的激活现象。

目前,学术上对MI理论模式支持最多的是心理神经肌肉理论(Psychoneuro-muscular Theory,PM)。该理论认为,尽管脑卒中后患者存在肢体上的缺陷,但仍可以完全或部分记住运动计划。通过在MI和运动执行过程中重复运动计划,可以使运动计划在MI期间被强化。研究发现,受试者在进行手臂弯曲、举重物这类想象动作时,肌肉收缩的量值较休息时的量值大,说明MI与神经支配下的肌肉群存在联系。

另一种MI理论模式为镜像神经系统(Mirror Nervous System,MNS)。镜像神经元最早发现存在于猴子前运动皮层F5区域,是一类特殊的视觉运动神经元。研究显示,MI疗法结合传统物理疗法可以提高脑卒中患者基本的日常活动能力,因为这两种方法针对同一神经通路的不同部分,复合式康复训练手段可以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活动能力。

02

物理技术辅助康复:精准治疗的新突破

随着科技的发展,物理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这些技术克服了传统康复方法的诸多缺点,如费时、费力、缺乏定量评价指标等,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

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rTMS)是一种无创电磁技术方法,可以改变人类皮层的兴奋性。其原理是利用强电流通过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透过颅骨在皮质表面形成微弱的感应电流,从而刺激脑组织。这种技术主要建立在大脑半球交互抑制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重新建立双侧大脑半球间的平衡关系来改善运动功能。

具体操作时,首先需要选择刺激部位,通常采用"8"字形线圈,通过经颅磁治疗仪进行定位。刺激强度根据运动阈值(Motor Threshold,MT)来设定,高频rTMS在80%到120%MT之间,低频rTMS在80%到100%MT之间。刺激频率方面,高频刺激通常为50Hz的间断性爆发式刺激,低频刺激则为1Hz的持续刺激,每个疗程为15天。

需要注意的是,rTMS不适用于颅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且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引起局部短暂的疼痛或刺痛感。此外,由于存在诱发癫痫的风险,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调制中频电刺激疗法

调制中频电刺激治疗是物理因子治疗中电疗法的一种,可以帮助患者实现被动锻炼,防止肌肉萎缩,改善肌肉易疲劳性,恢复中枢神经系统支配功能。由于其治疗电流、作用深度均大于低频,因此在用于大肌群如躯干肌的治疗时有一定的优势。

03

个性化康复方案:提升疗效的关键

个性化康复方案在脑卒中康复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项针对60例脑卒中病人的研究显示,个性化家庭康复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个性化康复指导组(观察组)和常规康复指导组(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接受个性化的视频家庭康复方案,而对照组接受书面化常规家庭康复方案。通过改良Barthel指数(MBI)和功能综合性评定量表(FCA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综合活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

结果显示,出院时两组患者的MBI评分及FCA量表评分无显著差异。然而,出院后1个月的随访显示,观察组患者的MBI及FCA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出院时(P<0.01),而对照组患者的评分则无明显变化。这一发现表明,个性化家庭康复方案通过资源整合,提高了服务效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家庭康复服务模式。

04

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对脑卒中康复机制的深入理解,未来的康复训练将更加个性化、精准化。例如,通过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可以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康复方案。同时,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训练中的应用也将为患者提供更丰富、更有趣的训练体验。

总之,脑卒中偏瘫康复训练的新趋势体现了从传统方法向科技辅助、个性化治疗的转变。这些创新不仅提高了康复效果,也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庭来说,及时了解并应用这些新方法,将有助于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