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智慧农业: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新发展
新疆智慧农业:科技赋能现代农业新发展
近年来,新疆在智慧农业领域持续发力,通过科技创新和数字化改造,推动传统农业向智能化、科技化转型。从无人机植保到物联网监测,从智能化管理到数字化决策,新疆智慧农业正在为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政策引领,智慧农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2024年10月,农业农村部印发《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2024—2028年)》,提出2024年至2028年智慧农业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及组织保障工作等。这一政策为新疆智慧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明确指引。
根据《计划》,到2026年底,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将初步形成,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0%以上。到2028年底,智慧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将大幅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32%以上。这些目标的设定,为新疆智慧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插上科技翅膀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包家店镇柴场村的玛纳斯县芳群智慧农场,科技正在改变传统种植业。农场通过搭建智慧化农业管理服务平台,借助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实施,结合先进的网络通信、自动控制及软件技术,把棉田的环境数据采集上传至数据平台,并指导农户采用先进耕作技术和农业机械装备进行田间管理,为棉花稳产增产提供“智慧”支撑。
在尉犁县,极飞科技打造的“超级棉田”项目更是智慧农业的典范。该项目通过智能化管理实现降本增效,3000亩棉田仅需两名员工管理,平均亩产达403.6公斤,每亩节省411.2元。这一成果不仅展示了智慧农业的强大实力,也为新疆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
创新驱动,科研成果落地生根
新疆农业大学团队研发的农业物联网技术已在多地应用,实现了智能化耕种、植保、浇水、施肥等,为农民提供了精准管理方案。团队针对农业机械卫星导航、农业物联网应用技术、农业信息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三个方面开展研究,解决了农村信息化及智慧农业发展中的部分问题。
在无人机植保领域,新疆已成为全国应用植保无人机最多的省区之一。目前,新疆农机总动力达到2466.85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5.48%,位居全国前列。植保无人机在新疆保有量超过8000架,广泛应用于棉花、小麦等农作物生产。
人才培养,为智慧农业注入新动力
智慧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新疆通过培训和教育培养了一批智慧农业人才,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智力支持。同时,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也纷纷开设相关课程,为智慧农业发展培养后备力量。
展望未来,新疆智慧农业发展前景广阔。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智慧农业将更加智能化、精准化。新疆将继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推动智慧农业向更高水平发展,为全国农业现代化贡献新疆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