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赶“运河大集”,非遗年货盛宴引爆乡村经济
春节赶“运河大集”,非遗年货盛宴引爆乡村经济
春节前夕,大运河畔的年货大集迎来了最热闹的时节。从江苏到山东,从浙江到河北,大运河沿线的城市和乡村纷纷摆开了阵势,一场场年货盛宴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赶集。
运河大集:千年文化的现代演绎
大运河,这条贯穿南北的水上动脉,不仅是一条交通要道,更是一条文化长廊。据统计,仅在江苏、浙江段,就有148项聚落文化遗产分布在运河沿线,这些文化遗产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在山东德州夏津县郑保屯镇,运河大集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具特色的文化活动之一。大集上,传统与现代交织,文化与经济融合,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更让传统文化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非遗瑰宝: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
走进运河大集,仿佛置身于一场非遗文化的盛宴。来自运河沿线八省(市)的12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在这里集中展示,900余件非遗精品让人目不暇接。
在“运河瑰宝”展区,苏绣、宣纸等非遗技艺展示让人叹为观止。南京吆喝、天津快板等非遗表演轮番上演,让人大饱耳福。天津麻花、北京果脯等非遗美食更是让人垂涎欲滴。
在“茶韵千年”展区,西湖龙井、雨花茶、祁门红茶等17种运河沿线名茶齐聚一堂。茶艺表演、古琴演奏、香道展示,让游客在品茗的同时,感受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匠心工坊”展区,非遗手工艺品琳琅满目。从江苏的苏扇到浙江的竹笛,从山东的剪纸到河北的泥塑,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农产品展销:绿色健康的品质之选
除了非遗精品,运河大集上还汇集了各地的特色农产品。在山东鲍沟镇的年货大集上,各类蔬菜、特色食品应有尽有。官桥镇的杨三姐酱菜、滨湖镇的微山湖咸鸭蛋等特产备受青睐。
在河北沧州的大运河非遗展示馆,不仅有非遗文化展示,还设有农产品展销区。新鲜的蔬菜水果、地道的土特产,让人大饱口福。
经济效益: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运河大集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一次经济盛会。据统计,2025年1月7日启动的“黄河大集”“运河大集”“海洋大集”三大主题大集,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参与,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在扬州举办的2024榆扬名优农特产品展销会上,不仅展示了扬州各县市区的特色农产品,还通过抖音等平台进行直播带货,进一步扩大了产品的销路。扬州市总工会还发布了《全市工会组织助力全面乡村振兴专项行动方案》,通过线上线下平台推介本地优质农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丰收
运河大集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让群众在“人间烟火”中感受美好生活的生机与活力。在满是乡音的吆喝声中,广大群众逛大集、备年货、品美食、赏非遗,让乡村大集变成了汇聚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文化与经济澎湃合力的品牌大集。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运河大集必将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我们期待,未来的运河大集能带来更多惊喜,让千年运河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