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科技赋能橘园: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智慧农业实践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科技赋能橘园: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智慧农业实践

引用
人民网
12
来源
1.
http://cq.people.com.cn/n2/2021/0206/c367698-34568097.html
2.
https://www.sohu.com/a/846876635_121798711
3.
https://www.chinanews.com/tp/2021/02-03/9403768.shtml
4.
http://www.cric.cn/
5.
http://gjs.swu.edu.cn/info/1010/2767.htm
6.
http://agbigdata.aiijournal.com/CN/10.19788/j.issn.2096-6369.210104
7.
http://hnym.hunan.gov.cn/hnymj/c100893/c100895/jsyfz/cyfzal/202403/t20240320_33257918.html
8.
https://www.cq.gov.cn/ywdt/jrcq/202410/t20241026_13741570.html
9.
http://journal.crnews.net/ncpsczk/2020n/d22q/nyncxxh/933837_20201126025047.html
10.
https://www.beibei.gov.cn/bm/qnyncw/zwgk_58246/zfxxgk_bm/xczx/gzqk/202204/t20220421_10645246.html
11.
https://meishan.scol.com.cn/qsx/202401/82448946.html
12.
https://www.tomra.cn/food/case-studies/guijie-fruits/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作为我国柑桔科研的国家队,一直致力于用科技赋能柑桔产业,推动农业现代化。近年来,该所通过建立柑桔单品大数据中心和智慧橘园云管控平台,为全国柑桔产业插上了科技翅膀。

01

智慧农业的“大脑”:柑桔大数据中心

柑桔大数据中心是整个智慧农业体系的“大脑”。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海量数据,为柑桔生产提供精准决策支持。大数据中心的数据来源包括:

  • 环境监测数据: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
  • 生长监测数据:利用图像识别技术监测果树生长状况和果实发育情况
  • 病虫害监测数据:通过传感器和人工巡查收集病虫害信息
  • 市场数据:包括价格走势、供需情况等市场信息

这些数据经过处理和分析,可以为果农提供以下服务:

  • 精准管理:根据环境和生长数据,指导果农适时浇水、施肥、喷药
  • 病虫害预警:通过数据分析预测病虫害发生趋势,提前采取防治措施
  • 产量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当前生长状况,预测最终产量
  • 市场决策:分析市场数据,帮助果农把握最佳销售时机
02

智慧橘园的“神经系统”:云管控平台

智慧橘园云管控平台是连接大数据中心和田间地头的“神经系统”。它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智能化管理:

  • 物联网监测:部署在果园的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参数,数据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到云平台
  • 无人机巡查:配备高清摄像头和多光谱传感器的无人机定期巡查,采集果树生长数据
  • 智能决策:云平台根据收集到的数据,结合大数据中心的分析结果,生成管理建议
  • 远程控制:果农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灌溉、施肥等设备

这种“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系统,实现了对果园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精度。

03

科技赋能的实践:湘西古丈县柑桔产业转型升级

在湖南省湘西州古丈县,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科技成果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古丈县地处鄂西-湘西柑橘优势产业带中心,柑橘既是当地农业农村的主导产业,也是库区移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全县总人口13.7万人,境内有大中型水库2座,共有库区移民4799户17489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3%,涉及古阳、红石林、高峰、断龙山4镇27行政村(居)、172个村民小组,其中重点移民村15个。全县现有柑橘种植面积5.5万亩,总产量约4万吨,其中椪柑3.1万吨、早熟蜜橘0.38万吨、南丰蜜橘0.21万吨、脐橙0.29万吨、其他品种0.02万吨。柑橘基地主要布局在“一湖两路”(即栖凤湖、罗依溪—凤滩公路、罗依溪—保靖公路)周边。库区移民村现有柑橘种植面积2万亩,其中龙天坪村、河南村、会溪村、江洋村、葫芦村等重点移民村种植规模较大。

近年来,随着柑橘栽种时间过长(超过10年),加上品种退化、果园管理粗放等多种原因,柑橘种植效益连年下降,销售价格连续多年走低。为了更好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壮大特色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移民中心按照“科技赋能、产业升级”发展理念,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积极引进“明日见”新品种,开发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进一步推动了柑橘产业发展,促进了移民增收致富,推进了库区乡村振兴。

品种改良:引进“明日见”新品种

“明日见”是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橘研究所国家资源圃于2011年从日本引进的新杂柑品种,内质细嫩,甜度高,耐储存。经试种,该品种在古丈县适应性好、品质优。为此,县移民中心与西南大学、中国柑橘研究所开展合作,积极推广高接换种技术改良品种。从2019年起,在西南大学专家的主持下,委托四川云萃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每亩80株左右标准对龙天坪、江洋溪等村柑橘进行品改。4年间,全县品改及新栽“明日见”柑橘面积达6000亩。

管理升级:推广综合栽培管理体系

通过西南大学等科研单位指导,古丈县结合实际构建起绿色果园综合栽培管理体系。一是通过改良耕作制度,实施深沟抬田、合理修剪、配方施肥等措施,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创造病虫难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培养健壮的树势,提高树体抗逆能力。二是搞好物理防治,在柑橘园每30—50亩布设一盏挂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利用害虫趋黄性诱粘害虫,每亩柑橘园布挂15—20张黄色粘虫板,从而提高柑橘品质,增加经济效益,实现省力化目标。三是通过生物防控做好大实蝇统防统治,实现品质提升和增产增收。四是创新“猪—草—沼—果”模式,在果树间种植蔬菜(草类、其他牲畜),利用牲畜带来的沼液维持柑橘生长需要的肥力,促进树体快速生长。通过推广综合栽培管理体系,降低综合管理成本,精准防控病虫伤害,培育更优品质水果。

基础设施完善:打造现代化果园

为更好推进柑橘产业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县移民中心改变扶持方式,根据精品果园的建设需求,加强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设施建设。近年来,累计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完善果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其中新修人行采摘道3000米、3.5米宽产业机耕道1800米,硬化3.5米机耕道1600米,建设运果轨道1200米,提供机械化生产条件;新建水窖80个,保障果园生产灌溉用水;在“明日见”种植相对集中地区,修建三个运输保存点,其中在镇溪村修建一座冷藏库,在江洋村修建一座储藏库,在龙天坪村分别修建一座冷藏库、储藏库。

技术培训:提升果农技能

古丈县采取“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坚持社校合作,与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启动博士站建设,西南大学专家已入驻红石林镇龙天坪村,每年有1至2名技术专家在柑橘(“明日见”)品改方面为果农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县移民中心每年组织开展2次以上实用技术培训,邀请专家教授授课,在苗木管护、虫害防治及直播带货等方面对果农进行培训,累计培训移民2000余人次,有效提高了移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

通过4年多的努力,古丈县库区柑橘产业焕发出新的生机。目前,“明日见”柑橘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亩,收购价达到每斤7元,每亩纯收入超过8000元。同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大幅增加,如龙天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从2021年的20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50万元。

04

未来展望:智慧农业引领乡村振兴

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科技赋能实践,为我国柑桔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未来,随着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智慧农业将更加普及,农业生产效率将进一步提升。这不仅将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也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科技赋能农业,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西南大学柑桔研究所的实践证明,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