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拔尖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现状、挑战与对策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拔尖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现状、挑战与对策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9
来源
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3020/201102/t20110223_115721.html
2.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UBMSPVH05129QAF.html
3.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html/2024-04/20/content_26070945.htm
4.
https://new.qq.com/rain/a/20250208A05IXU00
5.
https://heri.xupt.edu.cn/info/1014/10626.htm
6.
https://news.eol.cn/xueshu/hui/202401/t20240124_2556427.shtml
7.
https://hagjzx.dps.qikan.cn/pc/maga/text-read?id=baed20240101
8.
https://jyj.gz.gov.cn/gkmlpt/content/9/9542/post_9542651.html
9.
https://www.ictdedu.cn/sknews/jcjyck/neirong/n20240223_83507.shtml

近日,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一政策的出台,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拔尖创新人才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有效保障这些未来国家栋梁的心理健康,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01

拔尖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现状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国家教育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教育竞争的加剧,这些天赋异禀的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阎光才指出,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与培育,虽然它锁定的是小众群体,却往往牵涉整个教育乃至社会生态与环境的营造。反过来,整体的生态环境又制约着该小众群体的健康成长与在工作世界中的自然涌现。

研究表明,拔尖创新人才在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他们不仅要面对高强度的学术挑战,还要应对同辈竞争、家庭期望等多重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02

心理健康保障措施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是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重要基石。俞国良教授的研究团队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不仅能够预防和减少各种心理健康问题,还能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然而,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忽视。许多学校过于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情感需求。这种“重智轻心”的教育模式,可能导致学生在面对挫折时缺乏足够的心理韧性。

03

具体实施路径

为了有效保障拔尖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教育部2011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中明确要求,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并成立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同时,应开设心理健康必修课或必选课,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专职教师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应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序列。

  3. 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科学规范教学内容,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设计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力求贴近学生。

  4. 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高校应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积极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5. 建立心理咨询服务机制:高校应根据行业要求设立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有条件的高校可在院(系)及学生宿舍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室。心理咨询室开放的时间应能满足学生的咨询需求。

04

专家建议

针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心理健康问题,专家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1. 建立全方位的支持系统: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形成合力,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学校应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家庭应提供温暖的情感支持,社会应营造包容的环境。

  2. 培养心理韧性:教育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韧性,帮助他们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这包括培养积极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发展多元的兴趣爱好等。

  3. 关注个性化需求:每个拔尖创新人才都有其独特的心理需求。教育者应尊重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和支持。

  4. 营造健康的竞争环境:学校应避免过度竞争的氛围,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助。正如研究指出的那样,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熟人组队”、分工不均等问题,这些问题需要通过优化合作学习机制来解决。

  5. 加强心理健康监测: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评估,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防止问题的恶化。

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资源,他们的心理健康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有效措施,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