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咖啡控必看:喝咖啡真的有害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咖啡控必看:喝咖啡真的有害吗?

引用
9
来源
1.
https://www.cnbeverage.com/industries/detail/id/1011.html
2.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7/6731306
3.
http://web.tccf.org.tw/lib/addon.php?act=post&id=4804
4.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c24786262073.html
5.
https://m.mp.oeeee.com/a/BAAFRD000020230927853363.html
6.
https://www.ccn.com.cn/Content/2021/11-23/2207336320.html
7.
https://www.globalinforesearch.com.cn/news/2831/capsule-coffee
8.
https://www.vzkoo.com/read/20250108f7e66e9b8951fb1f2a05acf4.html
9.
http://www.nt2191.com/news/3211.html

咖啡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饮品之一,其对健康的利弊一直备受争议。研究表明,适量饮用咖啡(每天0.5-3杯)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帮助消化并促进排便,甚至可能延长寿命。然而,过量饮用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影响矿物质吸收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更年期女性和骨质疏松患者来说,应控制咖啡摄入量。你是否也是咖啡爱好者?快来了解如何健康饮咖吧!

01

咖啡消费趋势

近年来,全球咖啡消费在维持正常波动趋势的同时保持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据国际咖啡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消费约1.6亿吨咖啡豆,市场规模超过2000亿美元。

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咖啡市场,每年消费超过400亿杯咖啡,占全球咖啡消费量的20%以上。全球咖啡市场规模过去几年以年均 5% 的速度增长,预计到 2025 年将达到约1500亿美元。

从市场规模来看,中国咖啡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中国咖啡行业市场规模为6235亿元,预计2025年将突破万亿元,2029年有望达到13908亿元。中国咖啡市场年均增长率超过10%,增长迅猛。

基于市场的蓬勃发展,咖啡赛道有哪些消费趋势值得关注?

消费群体年轻化
年轻人成为咖啡市场的重要消费群体,他们注重咖啡品质和趣味性,更愿意选择特色咖啡馆和手冲单品咖啡。

功能需求受重视
咖啡的功能性需求受到重视,一些消费者喜欢购买功能类咖啡,例如低咖啡因咖啡、抗氧化咖啡、减肥咖啡等。

消费类型多元化
当前,咖啡消费类型愈发多元,现磨、速溶、即饮咖啡各有千秋。以往,速溶咖啡凭借便捷性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但近年来,现磨咖啡势头迅猛。随着消费者对品质的追求,现磨咖啡市场规模强势增长,占咖啡市场的比重逐年提升。

品牌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
在咖啡赛道中,品牌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以瑞幸和星巴克为例,瑞幸凭借 “互联网 + 咖啡” 的创新模式,通过大规模的线上营销、联名活动以及快速的门店扩张策略,迅速抢占市场份额,其门店数量在 2024 年已逼近两万。

而在下沉市场,库迪、幸运咖等品牌以低价策略迅速扩张,试图在这片广阔天地中站稳脚跟。众多中小品牌也在细分领域发力,有的主打精品咖啡,有的专注特色风味,整个市场呈现出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

数字化转型加速
品牌会加强线上渠道建设和数字化营销,利用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拓展市场,提升运营效率和市场反应速度。

消费场景多元化
除传统咖啡店消费,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在家中、办公室等场所享用咖啡,促使便携性咖啡产品如挂耳咖啡、咖啡胶囊等兴起。

可持续发展受关注
从咖啡豆种植到产品销售,品牌会更注重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有机种植、可降解包装等。

跨界合作增多
咖啡品牌和时尚品牌、艺术品牌合作推广,推出联名款咖啡,以及咖啡和美食等领域跨界融合成为市场新趋势。

02

咖啡与心血管疾病研究

近日,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 Frontiers in Nutrition "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ex differences in the associations of water,coffee and tea consumption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s: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的研究论文。

研究显示,每天饮用≥6杯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关,而每天饮用≥6杯咖啡或茶则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1杯约200-250毫升)

图:参考文献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UK Biobank 数据库中210239名男性和251383名女性参与者,基线时患有心血管疾病,参与者自我报告了水、咖啡和茶的消费量,分析了水、咖啡和茶的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性别关系,包括冠心病、中风和心力衰竭。

根据每天水、咖啡和茶的摄入量,将参与者分为5组:0、0.5-1、2-3、4-5、≥6杯。

在平均8.7年的随访期间,11098名参与者患上了新发心力衰竭(HF),33426名参与者患上了新发冠心病(CHD),9706名参与者患上了新发中风。

对水的摄入量分析发现,无论男女,较高的饮水量与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相关。

具体来说,每天饮用≥6杯水,与男、女患心力衰竭风险分别降低27%、18%相关,与男、女患冠心病风险分别降低19%、20%相关,与男、女患中风风险分别降低24%、19%相关。

相比之下,大量摄入咖啡、茶,则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尤其是每天≥6杯。

具体来说,每天饮用≥6杯咖啡,与男、女患心力衰竭风险分别增加16%、25%相关,与男、女患冠心病风险分别增加27%、21%相关,与男、女患中风风险分别增加13%、20%相关。

同样,每天饮用≥6杯茶,与男、女患心力衰竭风险分别增加19%、12%相关,与男、女患冠心病风险分别增加12%、18%相关。

水、咖啡、茶摄入量与CVD之间的关系(图:参考文献)

相反,适量(每天0.5-3杯)摄入咖啡与较低的冠心病风险相关,每天0.5-1杯茶与较低的心力衰竭风险相关,每天0.5-3杯茶与较低的冠心病风险相关。

对于其中潜在的机制,研究指出,饮水不足与炎症风险增加和血液粘度增加有关,这些是动脉粥样硬化和中风的主要决定因素。大量饮用咖啡可能会增加心血管循环系统的负担,从而有可能导致心血管事件。

综上,结果表明,每天饮用≥6杯水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关,而大量咖啡和茶消费则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相关。研究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保持适度液体摄入的重要性。

03

特殊人群饮用咖啡建议

每天喝咖啡到底有没有限量?专家建议健康成年人一天饮用咖啡不宜超过5杯。近日,《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在线上发布。《共识》建议,不同个体对咖啡因的敏感度及代谢存在明显差异,健康成年人每日摄入咖啡因总量不宜超过5杯普通咖啡,未成年人不建议饮用天然咖啡因饮品,孕产妇、患病人群等特殊人群饮用天然咖啡因饮品需遵医嘱。

《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发布现场

咖啡是世界广泛消费的饮品之一,其中天然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可以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使人头脑保持清醒,但过量摄入则容易引发失眠、心慌、焦虑等症状,扰乱正常工作和生活节奏。

为了全面地了解咖啡因对情绪、精力与注意力、能量代谢和运动表现的作用与影响,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马冠生教授团队组成循证工作组,对上述4个方面的作用遵循科学、规范和严谨的方法进行了循证,并邀请营养学、运动医学、心理学、循证医学、流行病学与临床研究方法学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专家审查组。基于循证工作组完成的循证报告,专家审查组经过反复研讨,最终形成《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

《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的专家共识》书册

《共识》提出,不同个体对咖啡因的敏感度及代谢存在明显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把握天然咖啡因饮品的摄入量与摄入频率,初次饮用需谨慎。健康成年人日常可适量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每日摄入咖啡因总量不超过400mg,大约相当于5杯普通咖啡;未成年人不建议饮用天然咖啡因饮品;孕产妇、患病人群等特殊人群饮用天然咖啡因饮品需遵医嘱。

同时,《共识》给出了不同咖啡饮用场景和不同人群的推荐意见:健康成年人如有改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精力、注意力的需求,可一次性摄入咖啡因含量为60~400mg天然咖啡因饮品;如有改善体力或脑力疲劳引起的不良情绪需求的健康成年人,可一次性摄入咖啡因含量约为200mg的天然咖啡因饮品;运动员及运动健身人群如有提高运动表现的需求,可在运动前30~60分钟一次性摄入天然咖啡因饮品,咖啡因含量与体重之比为3~6mg/kg。

咖啡因基因测试小程序

一直以来,“喝了咖啡后依旧困意不断”、“不知喝多少杯才能高效工作”等困惑萦绕在众多消费者心头,这源于不同人对咖啡因的敏感程度不同。对此,雀巢联手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发表了《咖啡因型检测与匹配分析报告》。该研究初步发现,在中国人群的数据中,CYPIA2 rs762551基因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会对咖啡因的代谢速度和咖啡饮用后的感受产生显著差异。研究还验证了基于咖啡因代谢速度的个性化咖啡推荐问卷和算法,并通过数字化小程序进行了测试。这项个性化咖啡分析与推荐算法的问世,让消费者在享受咖啡的美味时,也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恰到好处的咖啡因含量,实现更加个性化的功能性需求。

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姜颖

编辑:曾文琼

健康
2
对这篇文章有想法?跟我聊聊吧
南都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授权联系方式:
banquan@nandu.cc,020-87006626。
阅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