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从“吴谢宇案”看日本尊属杀判例:法律与伦理的双重考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从“吴谢宇案”看日本尊属杀判例:法律与伦理的双重考量

引用
搜狐
8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491007954_119350
2.
https://china.caixin.com/2024-01-31/102162271.html
3.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0%B4%E8%B0%A2%E5%AE%87%E6%A1%88/64021851
4.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B4%E8%B0%A2%E5%AE%87%E5%BC%91%E6%AF%8D%E6%A1%88
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9D%80%E5%AE%B3%E5%B0%8A%E4%BA%B2%E5%B1%9E%E7%BD%AA%E6%B3%95%E5%AE%9A%E5%88%91%E8%BF%9D%E5%AE%AA%E4%BA%8B%E4%BB%B6
6.
http://www.cnbjlawyers.com/html/Marriage/20170731809.html
7.
https://www.baike.com/wikiid/8712347099691345230
8.
https://www.faxin.cn/lib/Flwx/FlqkContent.aspx?gid=F772891

2024年1月31日,轰动全国的“吴谢宇弑母案”终于画上句号。这起发生在2015年的恶性案件,因涉及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杀害母亲谢天琴而引发广泛关注。法院最终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吴谢宇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于近日执行了死刑。

这起案件不仅引发了公众对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等问题的深入思考,也促使人们关注到不同国家在处理类似案件时的法律态度和量刑标准。以日本为例,这个同样重视家庭伦理的东亚国家,在处理杀害尊亲属案件时,有着与我国不同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

在日本,关于杀害尊亲属的法律规定曾长期存在争议。根据日本旧《刑法》第200条,杀害尊亲属(如父母、祖父母等直系尊亲属)的法定刑远重于普通杀人罪,仅规定死刑和无期徒刑两种选择。然而,这一规定在1973年发生了重大转变。

1973年4月4日,日本最高裁判所作出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认定《刑法》第200条“杀害尊亲属罪”应加重处罚的规定违反了《日本国宪法》第14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一判决源于栃木县的一起弑父案,被告女性Y因长期遭受父亲性侵和性虐待,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将其杀害。一审法院认为该条款违宪并免予处罚,二审法院则维持重刑判决。最终,最高裁判所推翻了之前的判例,认定该条款违宪,改判被告有期徒刑2年6个月,缓期3年执行。

这一判决在日本宪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最高裁判所首次运用违宪审查权宣告现行法律违宪,也反映了日本社会对家庭伦理和人权保护的重新思考。此后,日本在法律实践中实质上取消了杀害尊亲属罪的适用,改为适用一般杀人罪。

相比之下,中国现行刑法并没有单独设置“杀害尊亲属罪”。在吴谢宇案中,法院依据故意杀人罪判处其死刑。虽然我国刑法没有对杀害尊亲属作出特别规定,但社会舆论和传统道德观念往往会影响量刑结果。在类似案件中,被告人的行为动机、家庭背景等因素都会被纳入考量范围。

中日两国在处理杀害亲属案件时的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法律理念的差异。日本通过违宪判决废除了尊属杀的加重处罚规定,体现了对个人权利的重视和对家庭伦理的重新审视。而在中国,虽然没有特别的法律规定,但尊亲敬长的传统文化仍然深深影响着司法实践和社会舆论。

通过对比吴谢宇案和日本的尊属杀判例,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国家在处理类似案件时,既要考虑法律的公正性,也要兼顾社会伦理和文化传统。这些案件不仅考验着法律的权威,也促使我们不断反思和调整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以更好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