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引领煤化工创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国家能源集团引领煤化工创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
“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经过20多年发展,在产能规模、技术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国家能源集团首席工程师王建立近日表示,作为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煤化工产业在国家能源集团的引领下,正在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
技术创新引领产业升级
国家能源集团在煤化工领域持续领跑,多项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煤直接液化方面,国家能源集团建成世界首套百万吨级煤直接液化装置,使我国成为唯一掌握该技术的国家。目前,已初步构建涵盖“陆、海、空、天”的煤基特种燃料体系:煤基航天煤油成功应用于火箭发射,煤基喷气燃料实现首飞实验,煤基通用柴油填补了极寒地区燃料型号空白。
在煤间接液化领域,国家能源集团首创400万吨/年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成套工业化技术,建成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400万吨/年高温浆态床费托合成装置。同时,开发出高端正构碳十二、碳十四、轻质白油、精制蜡等化工品,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国家能源集团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领域也取得突破。利用煤气化所得合成气富含氧原子的特点,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液化沥青萃取成套技术,建成世界首套35万吨/年煤液化沥青示范装置。同时,合成气制聚乙醇酸生物可降解塑料技术已取得欧盟工业堆肥认证和海洋降解认证。
重大项目建设提速
在新疆哈密市岔哈泉工业园区,一项总投资1700亿元的能源集成创新基地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采用国家能源集团自主研发的煤直接液化二代技术和新一代煤间接液化技术,是目前我国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煤直接液化项目。
项目将分阶段实施,其中一阶段投资900亿元,以1500万吨/年岔哈泉一号露天矿为配套煤矿,建设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配套新能源项目,计划2027年底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将增加直接就业岗位5500个,间接就业岗位近3万个,成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政策导向明确发展方向
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能源集团积极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在哈密项目中,同步应用新能源绿氢与煤化工耦合技术,探索煤化工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新模式。同时,国家能源集团还在榆林化工建成“光伏+制氢+储热+储能+煤化工”多能互补耦合示范工程,为新能源消纳提供技术支撑。
在科技创新布局方面,国家能源集团重点在五大领域发力:煤制油技术升级、煤化工大型化技术开发、新材料产业化示范、生物化工新技术方向以及绿色低碳环保领域。通过这些布局,国家能源集团正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引领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展望:从“追赶”到“领跑”
在国家能源集团的引领下,我国煤化工产业正在实现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转变。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重大项目示范,煤化工产业不仅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更在绿色低碳转型中展现出新的发展潜力。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煤化工项目布局分散、规模偏小等问题仍需解决。未来,国家能源集团将继续发挥科技创新优势,推动煤化工产业向基地化、规模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为我国能源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