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句意境清冷孤寂,又不乏美感的古诗词
15句意境清冷孤寂,又不乏美感的古诗词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浩瀚长河中,古诗词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诗词中,有一类作品以其清冷孤寂的意境,搭配细腻而丰富的美感,令人沉醉其中,久久难以忘怀。
1.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寂静的夜晚画面,两岸的树叶在风的吹拂下发出沙沙的响声,而月光则静静地洒在一只孤独的小舟上。这种动与静的结合,既表现了自然的宁静,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寂。
2.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无题·油壁香车不再逢》
月光如水,洒在梨花盛开的院落里,柳絮在池塘边随风轻轻飘扬。这句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清新淡雅、幽静闲适的夜晚场景,虽孤寂却充满诗意。
3.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诗人以广阔的视角,描绘了江天一色的壮丽景象,空中没有一丝尘埃,只有一轮皎洁的孤月高悬。这种空灵的意境,既表现了自然的纯净,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超脱。
4.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薛涛《送友人》
在湿润的国度里,夜晚的蒹葭上凝结着霜花,寒冷的月光与苍翠的山色交相辉映。这句诗通过描绘寒夜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同时又不失美感。
5.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
夕阳西下,寒鸦成群飞过,流水环绕着孤独的村庄。这种景象既表现了自然的宁静与壮美,又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寂感。
6. 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
看白鹤无声,苍云息影,物外行藏。——张炎《木兰花慢·为静春赋》
白鹤静默无声,苍云隐匿身影,诗人以物外之景,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心境。
7.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诗人戴着斗笠,背着夕阳,独自走向远方的青山。这种孤寂的归途,既表现了诗人的洒脱与超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8.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
开门未扫杨花雨,待晚先烧柏子香。——贺铸《宿芥塘佛祠》
诗人开门时,杨花如雨般飘落,却未及清扫;傍晚时分,他点燃柏子香,静候夜色降临。这种细节描写,既表现了诗人的闲适与从容,也透露出一种清幽孤寂的氛围。
9. 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
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温庭筠《梦江南·千万恨》
山月不了解诗人内心的情感,水风只是徒劳地吹落眼前的花朵。这种借景抒情的写法,既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无奈,也营造出一种凄美动人的意境。
10.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卢仝《有所思》
诗人因相思而彻夜难眠,忽然发现窗外的梅花已经盛开,他误以为那是心上人前来探访。这种错觉与幻想,既表现了诗人的深情与执着,也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期盼。
11.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
浮生暂寄梦中梦,世事如闻风里风。——李群玉《自遣》
人生如梦,世事如风,诗人以这种超脱的笔触,表达了自己对人生和世事的淡然态度。这种意境既表现了诗人的豁达与超脱,也透露出一种孤寂与无奈。
12.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
自放鹤人归,月香水影,诗冷孤山。——周密《木兰花慢·断桥残雪》
诗人放鹤归来,月光如水,香气四溢,孤山上的诗意愈发清冷。这种清幽孤寂的意境,既表现了诗人的高洁与脱俗,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感。
13.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诗人笔下的茅檐干净整洁,没有青苔的痕迹;花木被精心修剪成畦,都是他亲手栽种。这种宁静闲适的生活场景,既表现了诗人的淡泊与宁静,也透露出一种清冷孤寂的美感。
14.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
别院深深夏簟清,石榴开遍透帘明。——苏舜钦《夏意》
深深的别院里,夏日的竹席清凉宜人;石榴花盛开,透过帘子映照出明亮的光影。这种清新雅致的景象,既表现了夏日的宁静与清凉,也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不失美感的氛围。
15. 风清月白偏宜夜,人在舟中便是仙
风清月白偏宜夜,人在舟中便是仙。——欧阳修《采桑子》
清风明月下的夜晚格外宜人,人在小舟中仿佛成了仙人。这种超脱尘世的意境,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也透露出一种清冷孤寂而又不失美感的心境。
这些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清冷孤寂而又充满美感的画面。它们不仅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思,也让我们在品味中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