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最高法院推荐:会计工资诉求合法指南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最高法院推荐:会计工资诉求合法指南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9
来源
1.
https://www.mohrss.gov.cn/xxgk2020/fdzdgknr/zcfg/fl/202011/t20201102_394622.html
2.
https://zhuanlan.zhihu.com/p/483765591
3.
https://www.bj148.org/ztk/2019zt/zwwfybjlndldz/yasf/201906/t20190606_1510701.html
4.
https://www.gov.cn/banshi/2005-05/25/content_905.htm
5.
https://sfj.nanyang.gov.cn/2025/01-03/841232.html
6.
https://www.allbrightlaw.com/CN/10531/144e63c0db4c4eb.aspx
7.
http://www.xz.jcy.gov.cn/qwfb/202501/t20250121_6807099.shtml
8.
http://www.szlawyers.com/info/9c97154e2d4d42ca9ff4ebd6959e8408
9.
http://www.news.cn/legal/20250121/34f4c7938b614f81a95a20f65d95dfd9/c.html

“现在离职不影响我2024年度年终奖发放吧?”
2024年11月13日,在湖北武汉某电子元件公司做会计的叶女士因身体原因向公司申请离职并询问人事部门这一问题,收到对方的回复:“发年终奖前不在职的员工不享受年终奖。”
叶女士最终于2024年12月24日正式离职。按照惯例,公司年终奖一般于次年1月中旬发放,“踏踏实实干了将近一年活儿,只因在发年终奖前离职,年终奖就不给了吗?”叶女士觉得委屈又困惑,决定和公司进一步交涉。

在年终奖发放前,已离职的劳动者可否获得年终奖?和叶女士有相似困惑的劳动者并不鲜见。

01

年终奖发放的基本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享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年终奖作为劳动报酬的一种形式,其发放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 同工同酬原则:相同岗位、相同工作内容、相同工作表现的劳动者应当获得相同的报酬。

  2. 公平合理原则:年终奖的发放应当考虑员工的实际工作时间和贡献,不能简单以是否在职作为唯一标准。

  3. 依法合规原则:用人单位制定的年终奖发放规则不得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应当经过民主程序制定并公示。

02

案例分析:法院如何判断年终奖发放

指导案例:房女士诉某保险公司案

房女士在某保险公司担任战略部高级经理,2017年10月,该公司撤销战略部,房女士的岗位被取消,随后,双方就变更劳动合同协商两个月未果。2017年12月29日,公司向房女士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房女士不满,经劳动仲裁后起诉要求恢复劳动关系,并要求支付2017年度奖金。公司称《员工手册》规定若员工在奖金发放前离职则不能享有年终奖。该公司年终奖在次年3月发放。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房女士不符合公司《员工手册》规定的奖金发放情形。房女士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该公司调整组织架构,双方未能就劳动合同变更达成一致,导致劳动合同被解除。房女士工作至当年12月29日,此后两天为双休日,已在该公司工作满一年。同时,公司未能举证房女士2017年工作业绩、表现不合规定,可以认定房女士为公司付出了一整年的劳动且正常履行了职责。最终,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该公司应支付房女士2017年度年终奖138600元。

对比案例:杨某诉某公司案

2022年12月15日,某公司与杨某解除劳动关系,随后双方约定一次性结清因解除劳动合同关系产生的各项补偿、赔偿及其他相关一切费用共计90600元。

2023年5月5日,杨某申请仲裁,要求公司支付2022年度年终奖1.8万元。该公司《薪酬管理制度》写明“发放前已离职者无年终奖领取资格”,2023年1月19日,公司又印发《关于发放2022年度绩效奖励的通知》,表明绩效奖励发放范围为截至奖金发放日公司所属单位在岗员工,标准为人均9000元。

法院审理后认为,杨某不符合公司规定中发放年终绩效奖的条件,且双方为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关系,其发放年终奖时不在职并非公司违法解除导致。因此,杨某年终奖的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法院不予支持。

03

实用建议:如何合法合理提出工资诉求

  1. 了解公司规定:仔细阅读公司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关于年终奖发放的具体条款。

  2. 保留证据:保存好劳动合同、工资条、绩效考核记录等能证明你工作表现和应得报酬的材料。

  3. 理性沟通:与用人单位进行充分沟通,表达自己的诉求和理由。

  4. 合法维权: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劳动监察大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

  5. 注意时效: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6. 专业咨询:必要时寻求专业律师的帮助,了解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可能的法律风险。

  7. 关注细节:在签订任何协议时,都要仔细阅读条款,明确自己的权利义务。

  8. 保持冷静:在维权过程中保持理性,避免采取过激行为。

年终奖作为劳动者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其发放应当遵循公平、合理、合法的原则。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都应当在法律框架内行事,通过合法途径解决争议,共同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