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揭秘:五行币骗局背后的微传销真相
央视揭秘:五行币骗局背后的微传销真相
近日,央视曝光了一起涉及金额高达92亿元的特大网络传销案件,其中“五行币”项目涉案金额就达20亿元。这起案件不仅揭示了五行币的诈骗本质,更暴露了微传销这种新型网络诈骗手段的严重危害。
五行币:一个典型的微传销骗局
五行币本质上是一种毫无实际价值的圆形钢片,却被传销组织虚构为限量版纯金打造的硬币。其主要诈骗手法包括:
高额返利诱饵:承诺静态收益(分红)和动态收益(发展下线奖励),声称5000元投资一年可赚400万元。
虚假身份包装:头目张健(真名宋密秋)被包装为世界首富、数字货币专家,其个人经历被虚构为9岁上大学、12岁破解银行密码等。
精神控制洗脑:通过微信群、QQ群等社交平台进行洗脑,甚至发展出半军事化管理模式,要求会员剃光头、参加非法聚会等。
利用国家名义:声称五行币是国家支持的项目,有中央在背后操纵,以此增加可信度。
微传销:新型网络诈骗的新变种
与传统传销相比,微传销具有以下特点:
隐蔽性强:组织者与参与者不直接见面,通过智能手机和社交平台进行洗脑和招募。
扩散速度快:利用社交媒体的便捷性,短时间内就能发展大量下线。
涉及地域广: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进行诈骗。
打击难度大:很多骗局由境外人员操控,增加了执法难度。
社会影响:家庭破裂,社会秩序受干扰
五行币骗局不仅导致大量参与者财产受损,还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家庭破裂:许多受害者为了购买五行币不惜借钱、抵押房产,最终导致家庭破裂。
社会秩序干扰:大量资金被非法吸纳,影响正常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
精神控制:一些深陷骗局的会员甚至将张健的头像纹在身上,完全失去理性判断。
法律打击:涉案金额巨大,主犯已被捕
2017年6月,公安部将“五行币”系列传销案列为当年打击传销犯罪工作的重点案件。同年,公安部工作组将“五行币”系列传销组织主要负责人、重大经济犯罪嫌疑人、国际刑警组织红色通缉逃犯宋密秋从印尼缉捕回国。
提高警惕,远离骗局
专家提醒,五行币与数字货币毫无关系,就是一场打着数字货币旗号进行的骗局。对于此类高回报的投资项目,公众一定要提高警惕,切勿轻易相信。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快立法和监控,及时清理整顿此类新型网络传销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