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草莓牵手盒马村:打造数字农业新标杆
唐王草莓牵手盒马村:打造数字农业新标杆
2023年3月,济南市首个盒马村在历城区唐王街道正式落户,这个消息让当地农户们兴奋不已。作为山东省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唐王街道拥有1.6万亩草莓种植面积,年产值高达16亿元。如今,借助盒马村这一创新模式,唐王草莓产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从传统到现代:数字化赋能农业升级
在唐王街道的盒马村标准示范基地,一排排现代化温室大棚格外引人注目。走进大棚,自动喷淋系统、智能控温设备一应俱全,每隔一小时还会响起悠扬的音乐声。更特别的是,每个大棚中央都摆放着蜂箱,草莓的授粉完全由蜜蜂完成,病虫害防治也采用生物技术,实现了真正的绿色种植。
“与盒马合作后,我们的种植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盒马村“村长”、山东唐荷堂草莓产业联合体负责人颜丙辉介绍道,“以前我们都是凭经验种植,现在则是严格按照盒马的标准来操作。比如糖度必须达到12度以上,重量要控制在18克或25克,这些都有严格的数据支撑。”
创新供应链:从田间到餐桌的12小时之旅
在传统模式下,草莓从采摘到上架往往需要经历多个环节,不仅耗时长,还容易造成损耗。而盒马村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状况。
“现在我们实现了以销定采,可以根据盒马的订单来安排采摘和供应。”颜丙辉说,“草莓可以在九成熟时采摘,采摘后12小时内就能送到消费者手中。这种模式不仅保证了草莓的新鲜度,也减少了损耗。”
盒马济南区域生鲜采购负责人李清强表示,这种供应链模式的创新,不仅提升了效率,也提高了农民收入。“以前草莓可能在六七成熟时就要采摘,现在可以等到最佳成熟度再采摘,品质更好,价格也更高。”
科技引领:打造农业新高地
在唐王盒马村,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基地连接着全国最大的草莓脱毒苗育苗中心,科研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这里不仅培育出更多高品质的种苗,还拥有486个草莓品种的种子库。
“我们正在洽谈引进草莓精度检测机,可以理解为草莓的‘X光机’。”颜丙辉介绍道,“经过检测的草莓,品质更有保障,糖度误差可以控制在0.2度以内。”
未来展望:打造数字农业新标杆
盒马(中国)有限公司公共事务总监王伟表示,盒马村模式的核心在于将农村从分散、孤立的生产单元升级为现代农业数字产业链的一部分。“通过自有的产、供、销三大中台,我们让农民成为‘数字农民’,可以用新的办法种出好东西,卖出好价格。”
目前,盒马村模式已在全国24个省市落地150多个项目,年度销售额超过70亿元,带动农民就业4万余人,实现农户人均年增收超过2.5万元。在唐王街道,这一模式也正在发挥示范效应。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三个重点工作展开:一是产业振兴,再培育发展8个盒马村;二是增加农业品类,形成常年常态化供应体系;三是打造‘盒马大仓’,实现规模化管理。”颜丙辉信心满满地说。
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农村创业,唐王街道的农业发展正焕发出新的活力。从留学归来的“80后”农场主张硕,到“90后”草莓种植户邵帅,这些新鲜血液的加入,为唐王草莓产业注入了新的生机。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唐王草莓产业正朝着更加现代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盒马村的落户,不仅为唐王草莓插上了科技翅膀,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能。未来,这里不仅会产出更多高品质的草莓,更将成为数字农业的示范标杆,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