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看见孩子》:一场重塑亲子关系的革命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看见孩子》:一场重塑亲子关系的革命

引用
豆瓣
8
来源
1.
https://m.douban.com/book/subject/36427596/reviews
2.
https://weread.qq.com/web/bookDetail/55932970813ab8237g0121c3
3.
http://e.dangdang.com/products/1901329170.html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687531743
5.
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5373651/
6.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6427596//
7.
https://www.huiyankan.com/202311270829636.html
8.
https://www.dedao.cn/ebook/detail?id=DGgybmrKYXmzPQ5bgJEjMdeOxDlyn0M8vBQw2GaRN8k4p6B1oArL9Z7qvVRp8O12

在育儿这条漫长而充满挑战的道路上,每一位父母都在不断探索、学习,渴望找到那把能够打开孩子心灵之门的钥匙。《看见孩子:洞察、共情与联结》一书,便是这样一把钥匙。这本书通过深刻的心理学理论、丰富的实践经验以及真实的案例分享,为家长们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育儿理念和方法。它不仅为我们揭示了育儿背后的深层心理学原理,更强调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和共情能力的重要性。如果你正在经历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困惑和挑战,不妨来看看这本书,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启示和帮助。

01

一本书引发的育儿革命

《看见孩子》一书由哥伦比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贝姬·肯尼迪撰写,她不仅是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更是一位养育三个孩子的母亲。这本书自2022年出版以来,迅速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首,并长期位居美亚家教类图书榜首。在国内,这本书也获得了众多教育专家的一致推荐,被誉为“值得翻烂的育儿书”。

这本书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和共鸣,是因为它触及了当代父母最深切的痛点:如何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亲子关系。书中提出的核心理念是“看见孩子的内在美好”,强调父母应该透过孩子的外在行为,去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需求。

02

当前家庭教育的困境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面临着类似的困扰:孩子不听话、发脾气、撒谎、缺乏自信……这些看似平常的行为问题,往往让父母感到焦虑和无助。一位家长在感言中写道:“虽然我因工作原因陪伴较少,但明显感受到他的变化:不仅学会了自主完成家庭作业,还变得更讲卫生、更懂事,愿意分担家务。”另一位家长则表示:“崔靖哲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辛勤付出。在家里,我们注重为他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鼓励为主,同时引导他多交朋友,以培养自信和社交能力。”

这些家长的感言反映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问题:过度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而忽视了他们内心的需求;过分强调学业成绩,而忽略了情感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看见孩子》一书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03

十大育儿准则:从理念到实践

贝姬·肯尼迪博士在书中提出了十大育儿准则,这些准则不仅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更为父母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育儿视角。

  1. 善意养育:每个孩子都有其内在的美好,所谓的“坏行为”背后,往往藏着一个好孩子。父母应该学会把孩子和问题分开,不要因为行为而否定孩子本身。

  2. 真相不唯一:在亲子关系中,父母要学会理解孩子的观点,而不是试图说服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这需要父母具备同理心,能够从孩子的角度看待问题。

  3. 明确父母和孩子的职责:父母的职责是保护孩子的身心安全,做孩子情感的守护者;而孩子的职责是通过感受和表达情绪来探索和学习。这种界限的划分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关系。

  4. 婴幼儿时期至关重要:早期的亲子互动会成为孩子未来生活的蓝图。因此,父母应该重视与婴幼儿的互动质量。

  5. 永远都不晚:即使父母在育儿过程中犯了错误,也不必过于自责。重要的是学会修复关系,给予孩子新的感受。

  6. 心理韧性重于快乐: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心理韧性,让他们学会应对压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快乐。

  7. 行为是一扇窗:孩子的行为背后藏着他们的情感和需求。父母应该透过行为,去理解孩子内心的真正感受。

  8. 减少羞耻感,让关系更亲密:羞耻感会阻碍孩子的成长,父母应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孩子敢于表达真实的自我。

  9. 说真话:良好的养育建立在父母直面真实自我的意愿之上。这包括肯定孩子的感受、正视孩子的问题、注意说话的方式等。

  10. 不要忘记自我关照:父母与自己关系的质量,决定着与他人关系的质量。因此,父母也需要学会照顾自己,保持身心健康。

04

实战指南:如何改善亲子关系

除了理论性的准则,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实用的工具和方法,帮助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实践这些理念。例如:

  • 手机拜拜亲子时间:每天抽出一段时间,专心陪伴孩子,不做其他事情,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全心关注。

  • 填充游戏:通过拥抱、亲吻等身体接触,增强与孩子的亲密感。

  • 接种情绪疫苗:在事情发生前,通过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理解和应对可能的情绪反应。

  • 坐在孩子“情绪的长椅”上:当孩子有情绪时,父母应该陪伴在他们身边,而不是试图立即解决问题。

  • 提升游戏力:通过胡乱跳舞、自创歌曲等游戏活动,增强亲子间的互动和情感联系。

  • 积极修复裂痕:当亲子关系出现矛盾时,及时进行修复,重建信任和亲密感。

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育儿智慧。它们帮助父母建立与孩子的深层次连接,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行为管理上。

05

育儿是一场双向的修行

《看见孩子》一书不仅关注孩子的成长,更强调父母的自我成长。正如一位家长所说:“家庭教育中,我们坚持‘鼓励为主,批评为辅’的原则,努力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通过平等沟通,我们不仅能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挑战。”

育儿的过程,本质上是一场双向的修行。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反思和成长。正如书中所说:“看见孩子,也是看见我们自己。”父母需要学会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也需要关照自己的内心需求。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真正健康、和谐的亲子关系。

06

结语

《看见孩子》一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育儿视角:育儿不仅仅是管理孩子的行为,更重要的是理解孩子的心灵。通过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连接,父母可以更好地引导孩子成长,同时也实现自我成长。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育儿指南,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的智慧之书。如果你正在寻找改善亲子关系的方法,不妨从“看见孩子”开始。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