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包青天:从历史到神话的文化符号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包青天:从历史到神话的文化符号

引用
百度
8
来源
1.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85%E6%8B%AF/114302
2.
https://www.whb.cn/zhuzhan/jujiao/20141205/20094.html
3.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C%85%E6%8B%AF
4.
http://m.ahjjjc.gov.cn/p/79745.html
5.
https://m.newsduan.com/static/content/ZS/2025-01-27/1333357153100110067.html
6.
https://ls.httpcn.com/renwu/baozheng.shtml
7.
https://www.chinanews.com.cn/m/cul/2016/08-31/7989813.shtml
8.
http://www.yayusw.com/bbs/ShowPost.asp?ThreadID=246205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生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年)。

包拯以清廉公正闻名于世,被后世称誉为“包青天”,将他奉为神明崇拜。他还被誉为“中国司法之神”。道教传其为文曲星转世,死后成为地狱第五殿阎罗王,亦称阎罗天子、森罗殿主、包府千岁、文曲星君。

从历史人物到民间传说

包拯的历史事迹主要记载于《宋史·包拯传》。他于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年)中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建昌县。后因父母年老,辞官回家侍奉。几年后,父母相继去世,包拯在双亲墓旁筑庐守丧。调知天长县后,又任端州知州,回京任监察御史。宋仁宗嘉祐元年(1057年),包拯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至嘉祐三年六月离任,前后只有一年有余。但在这短短的时间内,把号称难治的京城开封府,治理得井井有条。敢于惩治权贵的不法行为,坚决抑制开封府吏的骄横之势,并能够及时惩办诬赖刁民。包拯公正廉明、明察秋毫、铁面无私、断案如神,因此受人敬仰。

包拯的清廉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宋元时期就有包公断案的故事。元明清三代,包公戏多达数十种,如《铡美案》、《赤桑镇》等。民间传说中的包公被赋予了更多神化色彩,成为正义的化身。

包青天的文化意义

包拯不仅在中国内地被尊为“包青天”,在港澳台及东南亚地区也有广泛影响。包公庙宇遍布各地,相关戏曲、小说和影视剧广为流传。包公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成为连接中外的文化符号。

包公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东南亚是海外华人的主要聚居地,所以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都建有包公庙,与包公相关的戏曲、小说和影视剧在东南亚地区也很流行。

在欧美,早在19世纪上半叶,法国汉学家儒莲(Stanislas Julien)就翻译了包公戏《灰阑记》,从此拉开了包公文学在欧洲漫长的译介之旅。1839年,法国东方学家泰奥多尔·帕维(Theodore Pavie),在巴黎出版法文译著《中国故事与小说选译》,其中包括《龙图公案》中《石狮子》故事,这是欧美最早将《龙图公案》西译的记载。至19世纪末期,《龙图公案》在欧洲流行开来。1960年,波兰汉学家塔德乌什·日比科夫斯基(Tadeusz Zbikowski)将包公的20则故事译为波兰语在华沙出版,受到读者追捧,在波兰掀起了一阵“中国热”;出版于1964年、由英国人里昂·康柏(Leon Comber)所译的《包公奇案》是在英语世界影响最大的《龙图》译本。进入21世纪,《龙图公案》的译介活动又重新回到法国,由法国导演帕特里克·马蒂(Patrick Marty)编剧、中国艺术家聂崇瑞执笔的连环画《包拯传奇》风靡法国,再次掀起了一阵“包公热”。

包公文化体现了人们对公平正义的追求,成为连接中外的文化符号。包拯的清廉事迹和正义形象,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在民间传说和文化传承中,成为跨越时空的正义象征。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