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佛罗里达州缅甸蟒挑战赛:生态保卫战还是生命屠戮?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佛罗里达州缅甸蟒挑战赛:生态保卫战还是生命屠戮?

引用
网易
8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PJ98N2205534IQM.html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3888728
3.
https://www.cas.cn/xw/zjsd/201301/t20130118_3752815.shtml
4.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1B4126J0537SZV2.html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F4G1VJ60552CT1E.html
6.
https://www.mee.gov.cn/gkml/zj/wj/200910/t20091022_172156.htm
7.
https://k.sina.cn/article_6678094116_18e0ba124001012he1.html
8.
https://sthj.sh.gov.cn/hbzhywpt1169/hbzhywpt1170/20210715/6522ff2019d84045bba7e34995c4b085.html

近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再次举办“缅甸蟒挑战赛”,这项为期约11天的活动吸引了800多名参赛者,他们将角逐蟒蛇狩猎数量最多和最长的两个奖项,第一名将获得数千美元的奖金。然而,这场看似声势浩大的猎杀行动,却难以掩盖一个令人不安的事实:在佛罗里达州,缅甸蟒已经泛滥成灾,而且情况正在变得越来越糟。

01

生态杀手:缅甸蟒的入侵之路

缅甸蟒是原产自东南亚的一种巨蟒,成年个体平均体长5米以上,最长可达7米,体重可达91公斤。这种巨蟒不仅体型庞大,而且食性极广,从小型哺乳动物到大型鹿类,甚至短吻鳄都难逃其口。更令人担忧的是,缅甸蟒的繁殖能力极强,雌性每次可产50-100个卵,且寿命长达20年以上。

缅甸蟒最早在1980年代被引入佛罗里达州,最初是作为宠物贸易的一部分。然而,由于缅甸蟒惊人的生长速度(一年可长3米),许多饲养者无法继续承担饲养责任,选择将其放生。1992年的安德鲁飓风更是摧毁了当地的蟒蛇养殖场,大量缅甸蟒逃入野外。

在佛罗里达州南部的大沼泽地区,缅甸蟒找到了理想的生存环境。这里气候温暖湿润,食物资源丰富,更重要的是,这里没有能够威胁到缅甸蟒的天敌。根据科学家的调查,1996-1997年和2003-2011年间,在大沼泽地区的负鼠、浣熊和狐狸的平均遭遇率分别比历史遭遇率低44%、89%和83%,而缅甸蟒的遭遇率却从2000年开始呈现指数级上升,从2008年~2010年间,总共报告了30000次目击事件。

02

“蟒蛇挑战赛”:无奈之举还是饮鸩止渴?

面对缅甸蟒的泛滥,佛罗里达州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蟒蛇挑战赛”。这项始于2013年的活动,通过设置高额奖金鼓励民众参与捕猎缅甸蟒。然而,尽管每年都有大量猎人参与,但缅甸蟒的数量依然庞大。

专家们也尝试了多种方法,包括设置陷阱、使用病毒类生物防治等,但都因效率低下或可能带来其他生态问题而被放弃。目前最有效的似乎是“卧底蛇”项目,通过在雄性缅甸蟒体内植入无线发射器,追踪并捕杀怀孕的雌性蟒蛇。然而,这种方法同样面临诸多挑战,包括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操作。

03

伦理争议:保护生态还是尊重生命?

大规模猎杀缅甸蟒的做法也引发了动物保护组织的反对。一些人认为,即使缅甸蟒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但猎杀怀孕的母蛇过于残忍。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在面对生态危机时的两难困境:为了保护整体的生态系统,是否应该牺牲个体动物的生命?

04

寻求更优解:从预防到治理

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刘全儒指出,治理生物入侵有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方法。物理方法包括人工拔除和替代种植;化学方法主要是使用除草剂,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生物方法则是利用天敌进行控制,但可能带来新的入侵问题。

更重要的是,预防永远比治理更为重要。建立完善的入侵风险评估和监控系统,加强立法和科技投入,提高公众参与度,都是应对生物入侵的有效手段。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包括入侵物种名录、地理信息、生物学性状等,以便及时预警和采取行动。

05

结语

缅甸蟒在佛罗里达州的泛滥,不仅是美国的生态危机,更是全球生物入侵问题的一个缩影。它提醒我们,生物入侵的后果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为严重,而应对这一挑战,需要的不仅是短期的应急措施,更需要长期的预防和治理体系。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在不破坏环境的前提下,又要坚持人道主义手段杀死缅甸蟒,人类很难在沼泽地施展自己的捕猎技巧。”这或许正是我们面对自然时应有的谦卑态度。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