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四川古蔺县:企业参与以工代赈实现双赢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四川古蔺县:企业参与以工代赈实现双赢

引用
中国网
8
来源
1.
http://sc.china.com.cn/2022/difang/1330/0624/453422.html
2.
https://finance.sina.com.cn/wm/2020-10-22/doc-iiznezxr7496217.shtml?cre=tianyi&mod=pcpager_fintoutiao&loc=31&r=9&rfunc=100&tj=none&tr=9
3.
https://www.ndrc.gov.cn/fggz/dqzx/tpgjypkfq/202010/t20201020_1248475.html
4.
https://rst.sc.gov.cn/rst/jycygzdt/2022/11/9/557e8968f3df44e4be5dcbbce7eb6c0c.shtml
5.
http://www.sc.chinanews.com.cn/bwbd/2022-12-26/179397.html
6.
https://www.scdfz.org.cn/scdqs/sxdq/lzs/glx/content_20070
7.
https://lzsglx.sczwfw.gov.cn/col/col27366/index.html?areaCode=510525000000&uid=29699&pageNum=8
8.
https://cbgc.scol.com.cn/news/4798472

四川古蔺县,这个曾经的革命老区,如今正通过以工代赈政策焕发新生机。作为红军四渡赤水战役的主战场,古蔺县不仅承载着红色历史,更在新时代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其中,企业参与以工代赈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的重要举措。

01

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发展双轮驱动

在古蔺县,企业参与以工代赈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企业通过参与道路、水利等工程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也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就业机会。例如,古蔺县通过以工代赈示范工程,新建了12公里旅游道路,形成了“青云湖——两江沟瀑布——正龙古村落”精品旅游路线,带动了沿线100余户农民群众通过旅游发展稳定增收。

在产业发展方面,企业则通过投资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项目,为当地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例如,广元市旺苍县(虽然不是古蔺县,但同属四川,可以作为参考)依托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投入700万元以工代赈资金,采取“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飞地产业扶贫”的生产经营模式,建成高品质生态黄茶产业园1万余亩,带动562户1844名农民增收。

02

利益联结:多方共赢的创新机制

企业参与以工代赈,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古蔺县探索出了“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的合作模式,通过资产折股量化分红,将企业、村集体和农户的利益紧密联结在一起。

具体操作上,将以工代赈资金投入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则通过技术指导、市场开拓等方式参与经营。这种模式既保证了企业的合理收益,也让农户能够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03

案例分析:以工代赈助力乡村振兴

以古蔺县的旅游开发为例,通过以工代赈方式,企业参与了多个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例如,在黄荆老林景区,企业参与了道路硬化、观景台建设等项目,不仅改善了景区条件,也带动了周边农家乐和特色农产品销售。

数据显示,2021年古蔺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3亿元,同比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3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152元,分别增长8.3%和11.6%。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以工代赈政策的有力推动。

04

展望未来:以工代赈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以工代赈政策将在古蔺县发挥更大作用。未来,古蔺县将进一步优化政策设计,吸引更多企业参与,同时注重提升群众的就业技能,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

企业参与以工代赈,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投资,更是一份社会责任的体现。通过这种模式,企业不仅能获得经济效益,还能在乡村振兴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