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中国银行教你识破金融骗局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中国银行教你识破金融骗局

引用
6
来源
1.
https://www.boc.cn/ebanking/security/others/
2.
https://www.boc.cn/ebanking/security/others/201302/t20130206_2152295.html
3.
https://www.boc.cn/ebanking/security/others/201302/t20130206_2152294.html
4.
https://www.boc.cn/aboutboc/BCP/202409/t20240930_25165982.html
5.
https://www.bankofchina.com/aboutboc/BCP/202502/t20250208_25263189.html
6.
https://www.boc.cn/aboutboc/BCP/202410/t20241029_25186780.html

在数字化时代,金融诈骗手段层出不穷,从假冒银行网站到电信诈骗,从虚假投资理财到冒充公检法机关,诈骗分子的手段日益狡猾。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国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多种形式的金融知识普及活动,帮助公众提升金融素养,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01

专业指导:中国银行教你识破诈骗陷阱

中国银行在其官方网站上提供了详细的防范欺诈指南,帮助客户识别和防范各类金融诈骗。以下是其中一些关键的防范技巧:

识别钓鱼网站

  • 登录正确网址:中国银行网上银行的官方网址是www.boc.cn,手机银行的官方网址是wap.boc.cn。登录后应能看到自己预留的欢迎信息。
  • 注意虚假网站特征:虚假网站往往会套用真实网站的图像,或使用与银行相似的域名。要特别警惕那些通过邮件、短信或电话引导你登录的网站。
  • 开通短信提醒:建议开通中国银行的“中银e信”服务,定制网银登录、转账及重要信息修改提醒。目前,这项服务对客户免费提供。

防范电信诈骗

  • 认准官方客服号码:银行客服短信只会通过固定的特殊号码发送,如中国银行的95566。如果收到普通手机号码发来的银行服务信息,应立即删除。
  • 保护好个人信息:在任何情况下,银行都不会向你索要密码。不要轻信任何套取电子银行用户名和密码的行为。
  • 警惕异常情况:如果发现登录记录异常,或收到不明来源的交易提醒,应立即联系银行客服。
02

创新宣传:让金融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除了提供专业的防范技巧,中国银行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让金融知识更加贴近群众。

线上线下联动,打造立体化教育体系

  • 线上:中国银行利用数字媒介渠道,发布图文、视频、互动问答等内容,激发公众学习兴趣。例如,上海市分行拍摄了以真实案例为背景的微电影,提醒消费者谨防电信诈骗。
  • 线下:通过趣味集市、非遗传承等活动形式,面向公众传授金融知识。如江苏省分行推出消保“1”市集,将金融知识融入民俗艺术,让市民在享受非遗文化盛宴的同时提升金融素养。

聚焦重点群体,精准开展风险提示

  • 老年人群体:通过春联、剪纸等传统艺术形式,以及庙会、年货节等节日活动,向老年人普及金融知识。例如,福建省分行设计了“谨防金融陷阱,守护财富安康”等主题春联,将金融安全知识融入传统节日氛围。
  • 青少年群体:走进校园开展金融反诈课程。江西省分行在江西财经大学举办金融反诈PK赛和反诈知识讲座,以趣味方式提升学生防范意识。
  • 新市民群体:针对外来务工人员等新市民群体,通过案例宣讲、现场演示等方式普及金融知识。浙江省分行在社区红色驿站为环卫工人开展金融知识教育活动,送去节日慰问与关怀。
03

集团协同,构建金融教育品牌

中国银行充分发挥集团综合化优势,推动辖内分行与中银理财、中银保险、中银证券等综合经营公司加强协作,共同策划丰富多彩的金融教育活动。例如,河北省分行联合中银三星人寿、中银保险、中银证券举办“迎中秋•金融消保游园”活动,邀请反诈中心民警传授反诈技巧,寓教于乐提升公众金融素养。

通过这些创新性的金融教育活动,中国银行不仅提高了公众的金融素养,也增强了全社会的金融安全意识。未来,中国银行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着力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全力守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持续向广大消费者传递消保正能量、展现金融新风尚,为培育和谐健康的金融环境持续贡献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