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守护孩子舌尖上的安全
2020年6月15日,我国首个《儿童零食通用要求》团体标准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个专门针对儿童零食的安全标准。该标准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制定,良品铺子作为起草单位,填补了国内儿童零食标准的空白,为儿童零食的生产、销售和监管提供了重要依据。
标准的核心内容
该标准将儿童按照年龄分为两个阶段:3至6岁为学龄前儿童,6至12岁为学龄儿童。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长特征,确定了不同的重点营养素需求。
在原料要求方面,标准规定儿童零食所使用的油脂不应含有反式脂肪酸,不能使用经辐照处理的原料。同时,要求少添加糖、盐、油,并对氯化钠、蔗糖、脂肪的含量进行严格限制。
在安全性方面,儿童零食的食品添加剂指标向婴幼儿辅食标准看齐,不允许使用防腐剂、人工色素、甜味剂。包装设计需充分考虑儿童的安全性,避免割伤、误食等风险。此外,标准还强制要求标注过敏原信息,帮助家长做出更安全的选择。
行业影响与挑战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实施,对整个零食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首先,它推动了行业规范化发展,促使企业更加重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其次,标准的出台提高了行业准入门槛,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促进行业升级。
然而,标准的实施也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禁止使用防腐剂和人工色素意味着企业需要寻找更安全的替代方案,这可能增加生产成本。同时,低盐低糖低油的要求也考验着企业的研发能力,如何在保证口感的同时满足健康要求,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家长与消费者的福音
对于家长和消费者来说,《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实施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标准的出台解决了家长选购儿童零食时的诸多困扰。过去,市场上很多所谓的“儿童零食”其实只是成人零食的缩小版,存在高糖高盐高油的问题,甚至有些产品还添加了过多的食品添加剂。而现在,有了明确的标准,家长可以更加放心地为孩子选择零食。
标准的实施还促进了市场的良性竞争。那些真正注重产品质量和儿童健康的企业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而那些只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产品安全的企业将逐渐被淘汰。
展望未来
《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实施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标准。例如,可以进一步细化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营养需求,制定更加精准的营养指标。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力度,确保所有企业都能严格遵守标准,真正实现儿童零食的安全和健康。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保障他们的食品安全和健康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儿童零食通用要求》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儿童零食行业迈出了重要一步。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市场上能涌现出更多既美味又健康的儿童零食,让孩子们在快乐成长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安全放心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