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急性白血病患者如何预防血小板减少?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急性白血病患者如何预防血小板减少?

引用
7
来源
1.
https://rs.yiigle.com/CN115356201904/1129673.htm
2.
https://rs.yiigle.com/cmaid/1471575
3.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7357909/
4.
http://borenhospital.com/News/Articles/Index/811
5.
https://rs.yiigle.com/CN115356201903/1121204.htm
6.
https://wap.cacakp.com/appnews/detail/id/17550
7.
https://www.jszlyy.com.cn/Home/news/content/id/512/pid/45126

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过程中常出现血小板减少症(CIT),这不仅增加了出血风险,还可能影响化疗效果和患者生存。据统计,CIT是化疗药物最常见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反应之一,其严重程度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院通用毒性标准(CTCAE)5.0分为5级:1级(血小板计数≥75×109/L且<100×109/L)、2级(50×109/L≤血小板计数<75×109/L)、3级(25×109/L≤血小板计数<50×109/L)、4级(血小板计数<25×109/L)、5级(死亡)。对于急性白血病患者而言,CIT往往达到3-4级,需要及时处理。

01

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和危害

化疗药物如蒽环类药物和阿糖胞苷等,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此外,白血病细胞本身也会侵犯骨髓,破坏造血微环境,进一步加重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会显著增加出血风险,严重时可导致颅内出血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02

预防措施

定期监测血小板计数

化疗期间应定期监测血常规,尤其是血小板计数。通常在化疗后第5天开始监测,每1-2天检查一次,直到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通过密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血小板减少的趋势,采取相应措施。

评估出血风险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评估出血风险,包括既往出血史、化疗前血小板水平、使用的化疗药物类型、体能状态评分等。对于高风险患者,需要更积极的预防措施。

使用促血小板生成药物

目前常用的促血小板生成药物包括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和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其中,rhTPO在白血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使用方法为:当血小板计数<75×109/L时开始应用,剂量为每天300 U/kg,皮下注射,连续应用14天。用药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常规,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或较用药前升高50×109/L时,应及时停药。

血小板输注

当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或有明显出血倾向时,需要进行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对于有发热症状或即将进行创伤性操作的患者,输注指征可适当放宽至20×109/L。需要注意的是,血小板输注虽然能快速提升血小板水平,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血源性感染和免疫反应等。

03

最新研究进展

近期一项临床研究发现,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凝血因子XIII(FXIII)水平与出血事件密切相关。研究显示,当FXIII浓度低于103.9 µg/L时,诊断化疗后骨髓抑制期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的敏感性为0.939,特异性为0.909。这一发现提示,FXIII水平可能是预测出血风险的重要指标,有助于更精准地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

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降低出血风险,确保化疗能够按计划顺利进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