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臭参变身“香饽饽”:年产值364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臭参变身“香饽饽”:年产值3640万元助力乡村振兴
在云南省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金源乡,一种名为“臭参”的特色作物正在悄然改变着当地农民的生活。这种闻着臭、吃着香的植物,不仅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臭参种植的产业现状
臭参,又名云参,是云贵高原高山林区的一种特产植物药。近年来,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成熟,臭参种植在云南多个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以寻甸县金源乡为例,目前该乡臭参种植面积已达1300余亩,主要分布在海拔2600至3000米之间的高寒山区。这些地区气候冷凉、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非常适合臭参生长。
显著的经济效益
臭参种植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其可观的经济效益。根据丽江云参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数据,按照目前的保底收购价12元至15元计算,1亩臭参的产值在8000元以上。这一数字远高于传统农作物的收益。
以寻甸县金源乡高峰村为例,今年以来,该村引导群众种植臭参1000亩,总产值达2800万元。而在丽江市,一些种植基地的亩产更是达到了755.62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带动就业与增收
臭参产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更带动了当地就业和农民增收。在寻甸县金源乡,小村臭参加工厂为周边群众提供了60余个就业岗位。同时,通过“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当地200余户脱贫户成为了臭参种植专业户。
此外,政府和企业还通过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市场销售服务,进一步降低了农户的种植风险,提高了他们的收入水平。
创新的产业模式
为了推动臭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各地积极探索创新的产业模式。例如,东川区阿旺镇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合作社的专业优势,实现了多方共赢。
同时,各地还通过建立育苗基地、加工厂等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了产业链条。例如,金源乡投资150余万元建立起臭参育苗基地,并建设了年加工能力80余吨的加工厂,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阔的市场前景
臭参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还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展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其独特的滋补和药用价值,使其在消费者中享有良好口碑。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以及对特色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臭参的市场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
展望未来
从昔日无人问津的“小臭参”,到如今年产值3640万元的“香饽饽”,云南臭参产业的发展历程展现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未来,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臭参产业有望为更多农民带来实惠,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