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油腻食物吃多了?小心拉出果冻便!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油腻食物吃多了?小心拉出果冻便!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QD09EB20534RNQB.html
2.
https://m.baidu.com/bh/m/detail/sv_12260528137939612956
3.
http://food.39.net/a/200114/7754911.html
4.
https://www.fuzhou.gov.cn/zgfzzt/spypaq/bjspxfjs/202202/t20220209_4306075.htm
5.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mucus-in-stool/expert-answers/faq-20058262
6.
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vert-fut-51208672
7.
https://www.wjgnet.com/1009-3079/full/v27/i9/583.htm
8.
https://www.mayoclinic.org/zh-hans/healthy-lifestyle/nutrition-and-healthy-eating/in-depth/fiber/art-20043983
9.
https://www.ebiotrade.com/newsf/2022-12/20221224064130955.htm

01

油腻食物的“肠”期困扰

你是不是经常抵挡不住炸鸡、薯条这些油腻食物的诱惑?小心了哦,吃得太多可能会让你的大便变成果冻状黏液!这是因为过多的油腻食物会刺激肠道分泌大量黏液。

油腻食物进入肠胃之后,会影响到肠胃的功能,不但使人出现肠胃不舒服的情况,还会导致胃肠功能受到一些影响。油腻食物的消化速度会非常慢,很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而且这些油腻食物的消化速度会非常慢,很容易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发生一些胃肠道疾病的风险也会特别高。

另外,油腻食物进入肠道之后,使胆囊分泌过多的胆汁进入肠道当中。而结肠当中的一些有害菌会将胆汁分解成一些致癌物,从而增加患有结肠癌的概率。

02

果冻样大便的真相

正常情况下,大便都会含有一部分粘液的,因为肠道内就会分泌粘液,食物经过肠道内形成大便,所以就会有大便会有粘液。但如果发现大便中出现大量黏液,呈现胶状或半透明状态,类似果冻,那就需要警惕了。

大便拉出果冻样透明物高度怀疑是痢疾,需便检确诊,包括便细菌培养,查到痢疾杆菌可以确诊细菌性痢疾。大便出现性状异常,最常见的是痢疾杆菌、沙门菌等细菌感染。临床表现并没有特异性,所以果冻样根据粪便性状无法确定是否是痢疾杆菌感染,只有经过便培养,确诊有痢疾杆菌才可以确诊细菌性痢疾。

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果冻样大便,那么非常有可能是细菌性痢疾引起的,还会出现腹痛、腹泻、发热、粘液脓血便、四肢发冷等症状,建议去医院做x线钡餐和肠镜检查,可以服用诺氟沙星胶囊和头孢曲松治疗,饮食方面注意多吃易消化、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

03

如何给肠道“刮油”?

  1. 多吃植物性食物:比如各类粗粮、豆类以及一些新鲜的蔬菜,这些食物当中都含有非常丰富的纤维素。这些成分能够中和胃部当中一些酸性物质,起到保护胃部的作用,还能够促使胃肠道加速蠕动,将一些脂质成分排泄出去。

  2. 适当多补充水分:每天一定要适当多补充一些水分,能够加速一些食物的消化和代谢速度。除了白开水以外,还可以适当的喝一些茶,比如大麦茶、山楂茶、淡绿茶等。既能够提升胃肠道功能,解除过多油腻感,还有着保护胃肠道黏膜的作用。

  3. 适当饮用一些汤饮: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适当多喝一些有着刮油效果的汤,比如绿豆汤。绿豆汤有着清热败火,以及解除油腻和提升胃肠功能的作用。还可以适当喝一些白萝卜汤,白萝卜汤也有着解油腻、助消化的功效。

  4. 适当运动:运动能够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减少脂肪堆积。每天坚持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等,对保持肠道健康很有帮助。

04

肠道微生物的“小心思”

人类的胃肠内有数万亿个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它们大多分布在大肠中,数量大致与全身的细胞数相当。在人体肠道细菌中,只有10%到20%的细菌是与他人相同的。其它微生物群因人而异,多取决于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和基它因素。微生物群影响着人的健康和食欲、体重和心情。

饮食对肠道微生物群有非常大的影响。研究发现,西方饮食,通常是动物脂肪蛋白质含量高,纤维含量低,这与致癌化合物的产生和炎症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另一种,以纤维含量高、红肉含量低为特点的地中海饮食,经验证粪便中的短链脂肪酸含量增加,而短链脂肪酸具有消炎和改善免疫系统的作用。

近年来,大量炒作益生元和益生菌对健康的好处,它们被用来治疗炎性肠道疾病,如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多篇论文认为,在有效的菌株和剂量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Weizmann Institute of Science)的免疫学家伊莱纳夫(Eran Elinav)最近也发现,一些人不受益生菌的影响。不过他的研究范围相对较小,未来还需扩大研究规模得出具体的结果。伊莱纳夫给25名健康的受试者注射了11株益生菌和安慰剂,并在干预前和干预后的3周,用结肠镜和内镜检查测试他们微生物群和肠道功能。

肠道微生物群在胃肠道的健康和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证据表明,肠道易激综合症(IBS)等疾病常发生微生物群改变。同时,肠道微生物群在人类健康中扮演着很多角色,这取决于我们出生的最初几年。人类一出生,微生物就开始在肠道中繁殖,肠道微生物群就形成了。

美国克德兰生物科学研究所(Quadram Institute Bioscience)微生物群研究负责人霍尔(Lindsay Hall)研究发现:自然分娩的婴儿因接触了母亲阴道和肠道细菌,他们肠道细菌数量高于剖腹产娩出的婴儿。霍尔说:“经剖腹产娩出的婴儿错过了最初的预防接触,他们接触的微生物主要来自皮肤和环境。这对婴儿发育自己的免疫系统非常重要。早期肠道微生物群被扰乱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剖腹产对健康的影响是长期性的,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剖腹产会导致过敏风险增加,生态系统的不健全,意味着更容易受外界变化的干扰,比如抗生素的影响。然而,还没有找出这种差异对免疫系统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母乳喂养和奶粉喂养的婴儿体内的微生物群也存在差异。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中,通常会有健康的双歧杆菌。霍尔说:“我们知道双歧杆菌能够帮助消化母乳。配方奶中没有这种菌,这正是奶粉喂养的婴儿体内双歧杆菌少的原因。”

目前,科学家们正在研究如何利用肠道微生物群治疗疾病。其中,粪便微生物群移植是最新疗法之一,主要用于治疗耐抗生素的肠道细菌艰难梭菌感染。虽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但通过移植健康人的微生物群,可以帮助患者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抗生素能够明显改变人类肠道微生物群,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教授范沙伊(Willem van Schaik)是一项最新研究的首席研究人员,该研究在病原体中发现了6000多个新的耐抗生素基因。他说:“在肠道环境中,无害和有益的细菌与引起感染的机会病原体的接触非常密切。”他发现,这些病原体与在细菌之间转移的DNA无关。不存在这些基因从正常细菌扩散到病原体的直接危险。然而,很多在特定细菌环境中固定不变的基因,因为过度使用抗生素而开始扩散,这会给锁在单个细菌细胞内的耐药基因造成压力,导致它们开始活跃起来。范沙伊说:“我们过分强调了微生物群中的耐药基因,以及可能被动员起来成为机会病原体。它们只应该视为一种警告,表明有大量不想调动的基因储备。”

大脑和肠道之间有一个强大的双向交流系统,我们称之为肠脑轴。大脑和肠道对彼此都至关重要。研究发现,如果没有肠道微生物群,大脑发育就会不正常。最近的一篇评述文章指出,还没有搞清楚究竟是哪种肠道细菌影响了大脑发育。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研究微生物群与肠脑轴的约翰逊(Katerina Johnson)表示,进一步的研究正在揭示肠道与大脑之间的关系,包括我们的情绪和精神健康。

肠道健康关乎全身健康,而饮食习惯是影响肠道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保持肠道健康,建议大家:

  • 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食物
  • 适量补充益生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肠道感染
  • 保持规律的运动和作息习惯

记住,偶尔一次的放纵不会对肠道造成太大伤害,但长期的不良饮食习惯则可能带来严重后果。所以,为了肠道健康,从下一餐开始,就做出更明智的选择吧!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