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团队突破创新,成功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
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团队突破创新,成功完成多例高难度手术
2023年4月7日,中日友好医院胸外科、肺移植科梁朝阳教授团队再次创造历史,成功实施一例复杂的同侧二次肺移植手术。这一天,恰好也是医院肺移植科成立六周年的纪念日。
接受手术的是一位58岁的患者老刘(化名),他在六年前被外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病,两年前在中日友好医院接受了双肺移植手术。术后康复情况良好,但10个月前因感冒引发病情加重,出现肺移植排斥反应。随后,老刘又相继遭遇重症肺炎和右侧气胸,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加重,最终不得不寻求二次肺移植。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命接力。在接到配型成功的消息后,医院立即启动紧急入院程序。手术前夜,胸外科、肺移植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麻醉科等相关科室专家再次详细讨论患者病情,商讨手术方案及应急预案。
手术当天,胸外科供肺获取团队早已在外院进行供肺维护工作。上午7点半,供肺获取手术开始,一小时后供肺顺利摘下。与此同时,梁朝阳主任带领团队在手术室内做好一切准备。由于患者两年前刚进行过双肺移植,胸腔内解剖关系已发生较大变化,手术难度大大增加。梁朝阳主任凭借精湛的手术技巧和丰富的经验,带领团队稳扎稳打,成功完成手术。
术后,患者被安全送回MICU,第一天即成功脱离ECMO辅助,第二天拔除气管插管,进入快速康复模式。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展现了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团队的技术实力,更为广大肺移植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科成立于2017年3月,是国内第二家单独建科的肺移植中心。在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王辰院士的领导下,肺移植科主任梁朝阳教授带领团队,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国内领先的肺移植中心之一。
目前,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中心年手术量已突破百例,1年零8个月完成肺移植手术154例,围手术期存活率达到80%。特别是在前50例手术中,80%以上属于严重度超过国际肺移植标准的患者,这一成绩充分展示了团队在处理复杂病例方面的卓越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团队还积极投身于公益事业,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成立尘肺病肺移植专项救助基金,为更多需要帮助的患者提供支持。
作为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的核心单位,中日友好医院在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领域具有突出优势。肺移植科的建立,标志着医院已经构建起从早期预防干预到终末期治疗的全程医疗体系。
未来,中日友好医院肺移植团队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为更多终末期肺疾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随着团队的不断发展壮大,我们有理由相信,中日友好医院将在全球肺移植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