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年轻人的潮流悖论:从社科热到网络恶搞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年轻人的潮流悖论:从社科热到网络恶搞

引用
虎嗅网
10
来源
1.
https://m.huxiu.com/article/442482.html
2.
https://www.yicai.com/news/101068281.html
3.
https://new.qq.com/rain/a/20211230A059IL00
4.
http://paper.people.com.cn/rmlt/pc/content/202410/16/content_30030026.html
5.
https://new.qq.com/rain/a/20210727A0FNCE00
6.
https://www.sohu.com/a/827398555_121766262
7.
https://www.stheadline.com/realtime-china/3402030/%E5%89%B5%E6%84%8F%E6%94%9D%E5%BD%B1%E4%B8%8A%E6%B5%B7%E8%B7%AF%E9%9D%A2%E6%93%8D%E5%AD%97%E6%88%90%E6%89%93%E5%8D%A1%E7%86%B1%E9%BB%9E-%E4%B8%8D%E9%9B%85pose%E8%A2%AB%E8%BD%9F%E4%BD%8E%E4%BF%97%E7%95%B6%E6%9C%89%E8%B6%A3
8.
https://www.modernchinastudies.org/cn/issues/past-issues/111-mcs-2003-issue-4/1321-2012-01-06-10-04-09.html
9.
https://cn.fashionnetwork.com/news/shen-du---she-chi-pin-pai-jing-ti---nian-qing-ren-shi-shang-pin-wei-huo-zheng-zai-quan-mian---chao-pai-hua--,1217667.html
10.
https://news.pku.edu.cn/mtbdnew/0c1bb47d578140e09c0514c96c0e35cf.htm

近年来,年轻人的潮流追求呈现出一种令人瞩目的矛盾现象。一方面,他们热衷于社会科学,通过各种读书小组、青年空间和自媒体平台探讨社会议题;另一方面,像上海“操”字打卡这样的新奇行为也成为了他们的热门活动。这些看似对立的行为背后,折射出当代年轻人在追求自我表达和社交认同过程中的复杂心态。

01

社科热:年轻人的精神追求

2021年,一场关于高考、教育与社会的讨论在Zoom会议软件上展开。思宇讲述了她对中法两国教育与考试制度的观察,张敏则依托于她在西北一所中学做的学校民族志,从高考延伸到对整个中学教育的讨论。这场讨论的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通过网络连接在一起,共同探讨社会议题。

这种现象并非个例。疫情期间,整个社交网络兴起了一场用线上阅读来对抗焦虑的运动。曾毓坤在豆瓣上发起的Corona读书会,短短几天内就吸引了数百人参与。大学生交流平台“围炉”与青年活动组织“706同学社”合办的线上圆桌讨论,更是吸引了众多学者和学生参与。

社科类自媒体的快速增长也是这一现象的重要体现。从人类学方向的结绳志,到社会学方向的社会学会社、Sociological理论大缸,再到政治学方向的Political理论志、政文观止Poliview等,这些由青年志愿者独立运营的自媒体平台,正在成为年轻人获取社科知识的重要渠道。

年轻人追求社科知识的背后,是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对社会联结的渴望。在通讯越来越便捷、几乎所有事务都可以在线上搞定的当下,人们反而失去了线下见面的必要性:“群里@一下就好,大家完全没有了线下见面的必要,人和人之间变得特别个体化,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个体变得特别孤单和孤独,很多情绪没有办法得到缓解,很多困惑也没有办法得到解答。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你发现在网络上能跟一群人有相同的观点、相同的认识,甚至围绕一些议题进行讨论,真的是一件特别好的事。”

02

网络流行语:年轻人的娱乐狂欢

与严肃的社科讨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年轻人在互联网上创造和传播着各种网络流行语。其中,“矛盾式表达”尤为盛行。这种表达方式通过并置语义完全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现矛盾的心理活动或生存状态,形成出人意料的表达效果。

例如,“朋克养生”这个流行语,就体现了年轻人既想要追求健康生活,又不愿放弃现有生活方式的矛盾心态。再如“小镇做题家”,则反映了年轻人对通过应试教育改变命运的复杂情感。

更令人瞩目的是,一些网络恶搞行为也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比如上海“操”字打卡事件,年轻人通过遮挡路面上的“消防操作登高场地”字样,只露出一个“操”字,并摆出各种姿势拍照。这种行为虽然引发了争议,但无疑反映了年轻人对网络流行文化的追捧。

03

矛盾背后:年轻人的复杂心态

年轻人追求社科知识和追捧网络流行语的双重行为,反映了他们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性。一方面,他们渴望通过社科知识来理解世界,寻找共鸣;另一方面,他们又希望通过网络流行语来表达自我,获得认同。

这种矛盾背后,是年轻人在面对传统文化和时代变迁时的困惑。他们既希望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又难以摆脱网络文化的熏陶;既想追求深度,又害怕孤独;既想表达自我,又渴望被接纳。

无论是深入学术讨论还是街头打卡,都是当代年轻人表达自我、寻找共鸣的方式。这些看似矛盾的行为,恰恰展现了年轻人在追求自我表达和社交认同过程中的真实状态。正如一位学者所说:“青年追求风格实际上在追求对意义和生活模式的认同。”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年轻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他们的选择或许矛盾,但正是这些矛盾,构成了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正如一位学者所说:“青年追求风格实际上在追求对意义和生活模式的认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