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护肤大作战:告别干痒湿疹!
冬季护肤大作战:告别干痒湿疹!
随着冬季的到来,皮肤问题成为了很多人的困扰。据统计,湿疹的发病率在冬季会显著上升,而皮肤干燥、瘙痒等不适症状更是普遍。如何在寒冷的季节里保护好我们的肌肤?让我们从皮肤科医生的专业角度,探讨冬季护肤的科学方法。
冬季皮肤问题的成因
湿疹是一种慢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时瘙痒剧烈,且难根治、易反复发作。虽然它的名字带“湿”,但事实上它的主要诱因却是“干”。在寒冷干燥的冬季,湿疹成为不少人的健康困扰。
专家介绍,湿疹的成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如“过敏体质”、免疫紊乱、皮肤屏障受损、微生态失调、神经—精神内分泌因素等,湿疹通常是这些因素共同作用所致。进入冬季,有哪些因素容易诱发湿疹?
一方面,干燥是引发湿疹的重要原因。“皮肤一干燥,就像完整结实的一面墙失去了砖块之间的灰浆,变得松松散散、千疮百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郭一峰说,冬季环境湿度下降,导致皮肤含水量下降,皮肤屏障功能变得薄弱,清洁、保湿等屏障保护措施不足时,就容易出现湿疹。
近期以来,“冬天要不要天天洗澡”的话题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网友们在“一天不洗不舒服”和“天天洗澡容易皮肤干燥瘙痒”之间纠结。对此,郭一峰提醒,在干燥环境中过于频繁洗澡会破坏皮肤屏障,因此冬天洗澡要注意频次和时间,不可过于频繁,时间也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10分钟,水温控制在37摄氏度或以下,使用没有刺激性、弱酸性的沐浴清洁产品。
另一方面,闷热也可能导致湿疹发病。张馨予说,冬季以来,因不当穿着“美肤衣”和“鲨鱼裤”等紧身保暖衣、塑身衣而引发的湿疹病例明显增多。此类衣物若透气性欠佳,长时间穿着可能造成局部皮肤潮湿闷热,加上日常行动时的摩擦刺激,很容易诱发湿疹。
“皮肤也需要‘呼吸’。”张馨予说,尤其是对湿疹患者来说,贴身衣物应首选纯棉材质,保证舒适和透气,冬天在做好保暖的基础上不宜穿着过厚,避免因“捂热”加重湿疹的瘙痒症状。
此外,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可能诱发湿疹。“压力过大、作息不规律,免疫功能失调,还有不注重个人卫生或者过度清洁等因素,都在不断挑战我们的皮肤防御系统。”张馨予说。
科学护肤方法
清洁:选择温和产品,避免过度清洁
皮肤科医生建议,不同肤质应选择适合的清洁用品:
- 油性皮肤可选用含有清爽控油成分的护肤品
- 干性皮肤应选用温和低敏性不含皂基的洁面乳
- 混合性皮肤可分区使用洁肤产品
洗澡频率不宜过高,每周1-3次为宜,每次控制在15分钟以内,水温保持在37-40℃之间。使用弱酸性或中性沐浴用品,避免用力搓澡,以免破坏皮肤屏障。
保湿:选择合适产品,掌握涂抹时机
保湿是冬季护肤的关键。皮肤科医生建议:
- 油性皮肤选择保湿力度适中且不油腻的产品
- 干性皮肤应选择保湿滋润且封闭性更好的乳霜
- 洗手洗澡后3分钟内涂抹护手霜、身体乳
- 每天可做1-2次保湿面膜,但不要过度
防晒:选择合适产品,注意使用方法
冬季防晒同样重要。皮肤科医生建议:
- 选择SPF30+的防晒霜,户外活动时使用
- 嘴唇也需要防晒,可使用防晒唇膏或口红
- 硬防晒(防晒伞、帽子)效果优于软防晒(防晒霜)
- 敏感肌、孕妇首选物理防晒霜,每2小时补涂一次
护肤误区
“补水”概念
“补水”其实是个伪概念。事实上皮肤并不缺水,需要的是保湿,把皮肤里的水分留住。过度使用面膜、喷雾反而可能导致皮肤过度水合,加重屏障受损。
高价护肤品
高价护肤品并不一定效果更好。大多数护肤品的成分相似,价格差异主要在于香味、添加剂和包装。例如,维生素C精华虽然有抗氧化效果,但稳定性差,价格昂贵,性价比不高。
过度护肤
过度护肤可能适得其反。皮肤需要呼吸,过度涂抹护肤品会阻碍皮肤的正常代谢。建议简化护肤步骤,选择温和有效的基础护肤品。
冬季护肤的关键在于建立科学的护肤观念。通过正确的清洁、保湿和防晒,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皮肤问题。记住,护肤的目的是维护皮肤健康,而非单纯追求美容效果。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用科学的方法呵护我们的肌肤,迎接一个健康、舒适的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