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节里的暖心食堂:温江社区共享食堂见闻
感恩节里的暖心食堂:温江社区共享食堂见闻
在感恩节前夕,成都市温江区的社区共享食堂里洋溢着浓浓的暖意。一场场以“感恩”为主题的邻里宴、答谢会相继上演,不仅让居民们品尝到了美味佳肴,更感受到了邻里间的温情与关怀。
一顿特别的团圆饭
“来,尝一下这道菜,香嘞!”在万春镇天乡路社区食堂,一张张拼接起来的长桌上摆满了热气腾腾的菜肴。环卫工人、外卖小哥、志愿者们围坐在一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顿看似平常的晚餐,却凝聚着社区对每一位平凡劳动者的感恩之心。
“平时都是我们为别人送餐,今天社区给我们准备了这么丰盛的团圆饭,惊讶之余又倍感温暖。”一位外卖小哥感慨道。在这个寒冷的冬日,社区用一顿热腾腾的晚餐,温暖了这些城市中默默奉献的人们。
八家食堂,温暖一座城
目前,温江区已建成8家社区共享食堂,年底前还将新开5家。这些食堂不仅解决了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的用餐问题,更成为了邻里交流、社区治理的重要平台。
走进位于天府街道游家渡社区的“YOU+社区共享食堂”,宽敞明亮的用餐环境让人倍感温馨。食堂负责人介绍,这里的菜品价格十分亲民,两荤两素一汤的套餐仅需12元,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还能享受2-5元的优惠。
“我在这里吃了10多天了,菜比较适合我的口味,也比较耙活(软烂)。”80岁的管爷爷享受着年龄优惠,每顿饭只花10元,对食堂的菜品和服务都非常满意,直接办了月卡。
“小食堂”里的“大能量”
社区共享食堂不仅是吃饭的地方,更是社区治理的创新载体。在柳城街道凤溪大道社区的“心安食坊”,除了提供营养健康的膳食套餐外,还定期开展老年知识科普讲座、医生义诊、邻里活动等服务。
“我们希望通过‘小食堂’发挥‘大能量’,让这里成为居民交流、学习、互助的平台。”凤溪大道社区党委书记张洪滔表示,自今年5月运营以来,“心安食坊”用餐人数已超4000人次。
创新运营模式,持续传递温暖
为了确保社区食堂的可持续运营,温江区探索了多种创新模式。有的食堂采取社区合伙人模式,整合辖区资源;有的则通过志愿者服务和公益积分制度降低运营成本。
在游家渡社区的“YOU+社区共享食堂”,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工作时间可以折算成志愿服务积分,用来兑换生活物品或者看电影、运动健身等消费场景服务。这种模式既保证了食堂的正常运转,又促进了社区的互助氛围。
从“食”到“心”的温暖传递
“心安之处即为家。”温江区委社治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共享食堂不仅解决了居民的用餐问题,更重要的是营造了一种家的氛围,让每个人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
在这个感恩节,温江社区共享食堂用一顿顿暖心的晚餐,传递着城市的温情与关怀。未来,这些“小食堂”还将继续发挥“大能量”,为建设更加和谐美好的社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