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水韵江苏:阡陌背后的千年故事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水韵江苏:阡陌背后的千年故事

引用
6
来源
1.
https://xrw.njau.edu.cn/info/1089/2097.htm
2.
https://www.js-fz.cn/n96/20220413/i17447.html
3.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8f06f3e4b03da919f59c3b.html
4.
http://www.jsthinktank.com/wap/zhikuyanjiu/202410/t20241008_8405119.shtml
5.
http://fzggw.jiangsu.gov.cn/art/2019/6/13/art_292_8360394.html
6.
https://jsnews.jschina.com.cn/nj/a/202104/t20210430_2774091.shtml

江苏,这片古老的土地,孕育了璀璨的水文化和农耕文明。从吴中碧螺春茶果复合系统到高邮湖泊湿地农业系统,从泰兴银杏栽培到兴化垛田传统农业,八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见证了江苏千年的农耕智慧。

01

水韵江苏:得天独厚的自然馈赠

江苏位于长江下游,滨江临海,水网密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气候条件,为农耕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江苏地区的农耕文明就已经初具规模。据史料记载,吴王僚八年(公元前519年),吴、楚两国就曾因边境女子争桑而爆发战争,这说明当时蚕桑业已经相当发达。

江苏的水文化,离不开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在高邮湖湿地,滩涂河沟交错、港汊纵横,形成了独特的湿地农业系统。而在兴化,先民们创造出“万岛耸立、千河纵横”的垛田景观,这种独特的土地利用方式,不仅解决了水患问题,更发展出了一种复合农业模式。

02

阡陌纵横:复合农作的智慧结晶

“阡陌”一词,最早见于《诗经》,指田间的小路。但在江苏,阡陌不仅仅是田间小路,更是一种复合农作系统的体现。在吴中洞庭山,茶树与果树间作,形成了独特的茶果复合系统。而在高邮湖泊湿地,农民们则发展出了鱼鸭蟹稻结合的立体式农作模式。

最能体现江苏农耕智慧的,莫过于兴化垛田。这种独特的农业系统,将农田分割成一个个四周环水的岛屿状田地,不仅解决了水患问题,更创造出了一个农业、林业、渔业复合的生态系统。农民们在垛上种植蔬菜,河沟内放养鱼虾蟹苗,充分利用了水上、水面和水下的空间,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03

文化传承:务实进取的精神内核

江苏的水文化,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农业生产中,更凝结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江南文化崇尚务实进取、经世致用,这种精神在江苏的水文化和农耕文明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再到张謇的“实业救国”,江苏知识分子始终保持着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务实精神。这种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江苏的农耕文化,使得江苏的农民们在农业生产中,始终保持着一种探索创新的态度。

04

创新发展:古老文化的现代传承

进入新时代,江苏的水文化遗产正在以新的方式焕发生机。作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唯一重点建设区,江苏正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创新文化传播载体等方式,让运河文化遗产“活”在当下。

在古镇、社区等固态空间中,通过场景设计和公共艺术介入,赋予文化遗产新生命。同时,开发以运河遗产为主线的主题游径线路,将散落的文化遗产串珠成链,打造文旅游览经典路线,让游客在行走中感受运河文化的魅力。

江苏的水文化,承载着千年的历史记忆,也寄托着未来的发展希望。在新时代,江苏的水文化遗产正在以新的方式融入现代生活,展现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魅力。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