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十一出去旅游的人,终究没能依靠上AI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十一出去旅游的人,终究没能依靠上AI

引用
36氪
1.
https://36kr.com/p/2981950846295680

“AI在手,旅行说走就走。”

随着技术的加速更新迭代,AI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铺天盖地的宣传中,AI俨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强大帮手。

在旅游行业,AI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改变了人们规划和体验旅行的方式,还为旅游服务提供商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庆之前,关于AI与旅游结合的推广更是无处不在,用AI做旅游攻略、用AI当导游,或者用AI做旅游相关的搜索。

在社交平台的推荐中,AI在旅游中无所不能,“用AI,一分钟解决旅游攻略”“AI伴游,你的旅游好搭子”“AI伴游,老年人最好的旅游伴侣”……


社交平台关于”AI旅游“的推荐

但在实践中,AI是否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这显然值得质疑。

十一期间,《听筒Tech(ID:Tingtongtech)》与几位在旅游时借助了AI工具的网友聊了聊。

他们当中,有人用AI做旅游攻略,却发现并不像宣传中所说的那样“神乎其神”;有人用AI当导游,却发现连基本的定位精确都无法保障;也有人用AI搜索当地美食,却发现推荐的店铺已经关门。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AI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使用过程中,人们会发现,AI仍存在极大的改变进空间。

这就意味着,AI要真正成为“新一代生产力工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AI做的自驾攻略,根本不能用

彪哥是一位来自北京的程序员,今年28岁,他很喜欢自驾旅游,只要有时间,便会开车出去玩。今年国庆,他计划带女朋友在北京周边转转,但后来临时决定去沈阳。

由于女朋友的闺蜜是一个规划性很强的人,希望提前做好行程规划,彪哥便尝试用AI来制作行程规划。他测试了市面上常用的几家AI软件,输入相同的指令:“请做一个北京到沈阳的自驾行程规划,要求5天4夜,4个人,预算不超过2W,途经锦州,景点避开人流量大的地方。”

然而,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这些大模型推荐的路线都很“粗放”,只停留在了“到达锦州,住锦州的酒店,在锦州小吃街吃饭”,并没有更多的细节可供参考。另一方面,在景点的推荐上,软件所推荐的景点并不具备“特色”,基本集中在各大网红打卡点,如沈阳故宫。

更重要的是,一些细节也并不准确。比如,有几家的行程中,都推荐了山海关作为停留点之一,但在景区门票上,如文心大模型便推荐了老龙头景点,景点门票约100元,实际该处门票为60元。


彪哥用文心一言生成的旅游攻略

其中豆包大模型的行程规划更是毫无细节可言,仅简单罗列了某天上午、下午的简单行程建议。


彪哥用豆包生成的旅游攻略

最终,彪哥都没有采用这些AI做出来的行程规划,而是自己综合社交平台的推荐,重新做了一份更为细致的规划。

AI推荐的美食店,已经关门了

老王是一位来自上海的自由职业者,今年32岁,他接触AI比较早,很多文案基础工作都是AI完成的。他日常也会用得比较多,尤其是日常搜索。

但这次国庆旅游,他也开始有点质疑AI的数据收集确实“落后”。他们去的不是大城市,而是一个小县城。这个县城,是革命老区,虽然自然风景不错,但旅游开发得并不是很好,因此游客也不多。

到了那里以后,他输入的指令是,“搜索XX县的当地美食,要求人均不超过100元,当地人推荐的小店。”不过,出乎他意料的是,这次AI的推荐翻车了。5家小店里的第一家,在平台上显示却是“未营业”。


老王日常使用的AI美食搜索内容

用AI当导游,连定位都不准确

八妹是一位来自长沙的公司前台,今年26岁。今年国庆,她带父母去的是一个著名的景点,因为是一个很具历史文化的地方,一开始,到了景点后,他们决定找导游,好好介绍景点。但遗憾的是,因为人太多,导游根本排不过来,不仅如此,价格还非常贵,一位导游,跟讲1个半小时,便要花费将近300元。

景区门口一个穿着志愿者服务衣服的人似乎看出了他们一家人的矛盾,走过来问他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一听他们的问题,这位志愿者便开始推荐,说景区新推出了一款AI导游,只需要花费30元,便可以全程详细讲解景区的景点,而且这个AI导游,会推荐最优的路线,且解说是根据他们行走的路线自动定位的。

一开始的时候,这个“AI导游”小程序确实挺不错的,讲解得非常详细,而且因为每个人手机都开通了,相互还不影响。但很快八妹就发现了问题,这个导游的定位,根本不准确,如果两个建筑离得近,定位就会相互错乱,位置稍有变动,“AI导游”便会反复错乱地讲解。

另外,志愿者刚开始介绍的时候,表示“AI导游”还可以实时对话,对一些常见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但她父母很快就发现,对“AI导游”提的问题不能太复杂,否则得到的答案只能是“很抱歉,这个问题我无法回答”。

想去小众景点,要问AI十遍

少爷是一位来自上海的新媒体运营,今年28岁。今年国庆,受社交平台那些宣传的影响,他决定用AI找一个小众的地方试试。

在几个AI软件中,他输入了相同的指令,“搜索几处南方小众旅游地,要求自然景观优美,商业气氛不浓,适合徒步。”从这一步的搜索结果来看,如果不是经常旅游的人,推荐的地方还是不错的,但他推荐的这些地方,实际上这两年已经商业气息比较浓了,其中有几处,还是某社交平台的热门推荐地,不少网红热衷于去那里打卡。


少爷在AI中的相关搜索

后来他和朋友沟通这件事,朋友告诉他,实际上,AI的搜索数据,本来就来自于网络,因此,如果要获得真正小众的地方,可能性微乎其微。他说,“你想想,AI本来就是根据网络上的数据来推荐的,它推荐给你的地方,当然是平时网络上推荐得比较多的。”“你就算问10遍,得到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大的差别,真想去小众的地方,还是需要来自‘人脑‘。”

本文原文来自36氪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