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寒潮来袭!这些气象小知识助你提前预知降雪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寒潮来袭!这些气象小知识助你提前预知降雪

引用
搜狐
7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56421209_121106991
2.
https://www.stdaily.com/web/gdxw/2025-02/08/content_294466.html
3.
https://ghhzrzy.tj.gov.cn/ztzl_143/kjywh/kpzs/202112/t20211229_5763924.html
4.
https://www.emerinfo.cn/2022-01/20/c_1211536594.htm
5.
https://weather.cma.cn/
6.
https://weather.cma.cn/web/channel-2b0863600e144b13807e606f928b1266.html
7.
https://weather.cma.cn/web/weather/54511

“下雪了!”

这句话,对于生活在北方的朋友来说,可能是冬天最期待听到的消息之一。但是,你真的了解雪吗?为什么有时候预报说有雪,结果却只看到了雨?为什么同样是下雪,有时候是飘飘洒洒的鹅毛大雪,有时候却只是零星小雪?

01

寒潮来袭,雪从何来?

让我们先从寒潮说起。寒潮,可不是普通的冷空气,它是冷空气中的“王者”。根据中央气象台的定义,只有当某地的日最低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幅度≥8℃,或48小时内降温幅度≥10℃,或72小时内降温幅度≥12℃,而且使该地日最低气温≤4℃的冷空气活动,才能被称为寒潮。

你以为寒潮最频繁的时候是冬天最冷的时候?错!根据中国天气网的统计,11月才是寒潮过程最多的月份,其次是12月和3月。这是因为春秋季节,冷暖空气交替频繁,气温起伏大,更容易达到寒潮标准。

02

为什么预报降雪这么难?

相比降雨预报,降雪预报确实要复杂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降雪不仅需要满足降水的基本条件(水汽、上升运动等),还要考虑温度和水汽的垂直分布情况。简单来说,雪花在下落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温度层,这些温度层的分布情况会直接影响最终的降水相态。

例如,如果整层大气温度都低于0℃,那么就会下雪;但如果中间有一层暖空气,高层的雪花在经过这层暖空气时会融化,再遇到冷空气又会冻结,这时候下的可能就是冰粒了。如果暖空气层更厚,雪花融化后来不及冻结,就会形成冻雨。

03

积雪深度能预报吗?

积雪深度的预报更是个国际难题。积雪深度不仅与降雪量有关,还受到冰晶结构、温度、湿度、地面温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说,我国冬季的积雪深度和降雪量比值大约为0.75厘米/毫米,但这个比例会随着气温上升而减小,且各地差异很大。

04

如何提前知道要下雪?

虽然专业预报需要复杂的气象数据和模型,但作为普通公众,我们还是有一些方法可以提前预判降雪的:

  1. 关注天气雷达:虽然冬季降水在雷达图上表现不如夏季明显,但还是能看到一些蛛丝马迹。

  2. 观察风向和风速:寒潮来袭前,往往会有明显的北风加强现象。

  3. 注意气温变化:如果气温持续下降,并且接近0℃,那么降水很可能就是雪。

05

最新天气形势分析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最新预报,目前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正在经历一轮较强降雨过程,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有中到大雨,局地有暴雨。同时,西北、华北、东北等地有大风天气。

虽然这次过程主要以降雨为主,但随着季节的推进,冷空气活动将逐渐频繁,降雪的可能性也会增加。因此,了解一些气象知识,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自然现象,还能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06

小贴士:如何应对雨雪天气?

  1. 关注天气预报:及时了解天气变化,合理安排出行计划。

  2. 做好保暖措施:寒潮来袭时,气温下降明显,要注意添衣保暖。

  3. 注意交通安全:雨雪天气道路湿滑,开车要减速慢行,保持车距。

  4. 防范高空坠冰:下雪后,建筑物上可能会有积雪和冰挂,路过时要小心。

  5. 保护好自来水管:寒冷天气,自来水管容易冻裂,可以用保温材料包裹。

通过了解这些气象知识,我们不仅能更准确地预判天气变化,还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天气状况,让生活更加从容有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