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寒假AI学习计划:高效提升成绩
北京市寒假AI学习计划:高效提升成绩
2025年寒假期间,北京市多所中小学积极响应《北京市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纷纷开展以人工智能为主题的冬令营活动,掀起了一股AI学习热潮。
政策引领,AI教育加速推进
2024年10月,北京市发布《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市大中小学将普遍开展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方案明确了十大任务,包括建设“人工智能+教育”示范应用基地、构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数据集等。同时,北京市还发布了《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指南》,为学校教育应用人工智能提供系统化指导。
寒假实践:AI冬令营精彩纷呈
清华附中举办“一生一芯梦想飞”高研实验室探索冬令营,以“数字时钟”为主题,30名学生通过搭建电路、寄存器加法器实验等,学习计算机芯片工作原理。八一学校科技冬令营以“逐梦未来,小小工程师启航计划”为主题,吸引114名小学生参与水下机器人、机甲大师机器人等项目。
丰台区陶西平创新人才学院首期冬令营招收300余名学员,开设数学、天文与航天、编程与人工智能等课程。北理工附属实验学校数理工程实践冬令营围绕竞技机器人主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数理工程知识。北京工业大学优质中学生源基地冬令营则开设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课程,70名师生参与。
AI辅助学习:从理论到实践
在北京十一学校,老师们开发了“人工智能十五讲”课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算法原理。北京理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则应用AI技术优化教学管理,如智能备课系统、智慧作业平台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附属中学则探索AI在德育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多模态课程实施和多维度课程评价提升德育效果。
未来展望:AI赋能教育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从政策导向来看,北京市正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标杆应用工程,建立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政策监管体系。从实践层面看,AI技术已在教学、管理、科研等多个环节发挥作用,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有力支持。
然而,正如一位小红书用户所言:“AI在学习中的应用就像一条未修完的路,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它正在为教育资源不足的孩子提供24小时在线的解题伙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AI将在教育公平、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学习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