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关键技术揭秘
某市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关键技术揭秘
某市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安装过程充分体现了污水处理厂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从设备基础检查到管道连接,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建设者的智慧与汗水。本文将为您揭秘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的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环节
设备基础检查
设备安装前,必须对基础进行严格检查。以兰州市西固污水处理厂为例,其设备基础检验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外形尺寸、基础面水平度以及中心线、标高、地脚螺栓孔间距等。这些指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才能确保设备安装的精度。
设备就位与找平
设备就位前,需要按照施工图划定设备安装的基准线,包括水平线、标高线等。设备就位后,要进行精平调整,利用水平仪、经纬仪等工具检测设备的水平度和垂直度。例如,在安装大型水泵时,要求中心线偏差不超过10mm,标高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地脚螺栓与垫铁安装
地脚螺栓的安装是确保设备稳定的关键。每个地脚螺栓旁边至少应有一组垫铁,每组垫铁不宜超过5块。垫铁的厚度从下到上逐渐减小,最薄的垫铁放在中间,且厚度不小于2mm。垫铁与设备底座接触必须良好,设备调平后,每组垫铁都要压紧,并用手锤轻击检查。
管道连接
管道连接是设备安装的重要环节。连接时严禁采用强力对口、加热管子、加偏心垫或多层垫等方法。管道的坐标位置、标高安装允许偏差为±10mm,水平度或铅垂度允许偏差为2/1000。同一平面上的排管,管外壁间距和高低应保持一致。管道安装后,还需进行压力测试和渗漏试验,确保无泄漏。
安装难点与解决方案
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面临诸多挑战。以某污水处理厂为例,其施工难点主要包括:
复杂的标高变化
污水处理厂的建筑物、构筑物和管线标高错综复杂,从深埋地下的进水泵房(标高-10.2米)到高耸空中的污泥料仓(标高12.8米)。为确保标高准确,施工单位成立了专门的测量小组,严格执行自检和交接检制度。
土建预留预埋
设备安装涉及大量的预留孔洞和预埋件。施工单位成立了预埋专业小组,负责设备的预留预埋工作。在土建工程隐蔽前,必须经预埋小组和监理单位检查验收,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沉井施工
进水泵房及粗格栅采用沉井工艺,平面尺寸为20×16.8米,刃脚底标高为-13.5米。施工中需严格控制沉井的倾斜、位移和扭转,必要时采取局部偏心压载等措施进行纠正。
防水混凝土施工
各水池的混凝土防水等级分别为P6、P8。施工前需进行图纸会审,审查施工方案中后浇带的位置和做法,确保防水节点符合设计要求。同时,要考察商品混凝土厂家和实验室,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配合比。
实际案例应用
以湖南某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该厂日处理量为30000吨,采用预处理+AAO+曝气生物过滤池处理工艺。在设备安装过程中,建设团队严格遵循施工规范,从设备基础检查到管道连接,每个环节都精心组织、科学部署。目前,该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进入单机及联动调试阶段。
成功要素总结
污水处理厂设备安装的成功,离不开以下几个关键要素:
- 科学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技术交底、材料检验、过程三检等制度。
- 精细施工:注重每一个细节,从垫铁焊接到管道支架间距,都严格把控。
- 团队协作: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密切配合,确保工程质量。
- 技术支撑: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如GPS定位、BIM技术等,提高施工精度。
通过这些关键技术的应用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污水处理厂的设备安装才能达到设计要求,确保污水处理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保护水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