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国网宁夏电力:科技创新引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国网宁夏电力:科技创新引领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引用
光明网
11
来源
1.
https://difang.gmw.cn/nx/2024-09/14/content_37563922.htm
2.
http://paper.people.com.cn/zgnyb/pc/content/202412/16/content_30047306.html
3.
http://www.nxnews.net/yc/jrww/202312/t20231214_8807674.html
4.
https://m.bjx.com.cn/mnews/20241121/1412191.shtml
5.
https://m.bjx.com.cn/mnews/20240819/1395396.shtml
6.
https://xbj.nea.gov.cn/dtyw/hyxx/202501/t20250115_275387.html
7.
http://nx.news.cn/20240910/5159dae805044eb19b0bcc722729e106/c.html
8.
https://m.nxnews.net/mlxnxzw/202203/t20220330_7499287.html
9.
http://www.nx.news.cn/20241205/a587be280af545dc88b443c4e6f610fc/c.html
10.
https://www.cpnn.com.cn/news/dfny/202412/t20241223_1761600.html
11.
https://m.bjx.com.cn/mnews/20250207/1425827.shtml

近年来,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在新能源科技创新领域持续领跑,通过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变革,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新能源预测调度,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电力系统提供了有力支撑。

01

创新机制激发科研活力

国网宁夏电力以实际行动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电网公司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系列部署,助推企业和电网高质量发展。该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工作摆到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在制订《改革方案》的同时,又配套编制了所属科研单位改革20项重点任务清单和16项技术支撑业务清单,以改革提升科技创新质效,进一步整合科研资源,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前沿技术瞭望能力、重大技术攻关能力。

在推进改革方案落地过程中,主要以所属电科院、经研院、能源科技公司三家单位为科研体制机制改革重点单位,将工作重心聚焦在企业和电网发展需要,有效解决发展中的疑点难点痛点问题,加大科研力量投入,建立有效管控模式,让科研人员集中精力开展科技创新,切实发挥科研工作应有的价值。

该公司进一步明确三家单位职能定位,落实“去行政化”要求,厘清三家单位与本部之间,以及科研单位之间、单位内设机构之间职责,做到不留空白、没有交叉、互为补充,剥离或取消科研单位承担的与主责主业无关的业务,确保各级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就是要让科研工作者把时间和精力全部放到科技创新上来,正所谓回归初心、聚焦主责,围绕生产经营核心业务,坚持问题导向,心无旁骛搞研发……”在第26次党委会议审议科改工作方案时,国网宁夏电力主要负责人表示。在具体操作中,该公司进一步明确三家单位职能定位,落实“去行政化”要求,厘清三家单位与本部之间,以及科研单位之间、单位内设机构之间职责,做到不留空白、没有交叉、互为补充,剥离或取消科研单位承担的与主责主业无关的业务,确保各级各类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科研工作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科技项目要与核心业务需求紧密结合,科研资金要投向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领域,才能更好发挥科研工作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强有力支撑作用。”国网宁夏电力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最近,国网宁夏电科院项目负责人李泽成更加忙碌了。作为国网宁夏电力首个成果转化“揭榜挂帅”项目的负责人,他正带领团队开展新能源及储能场站实测建模工作。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选定项目负责人和实施团队,正是国网宁夏电力深化科研改革、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的另一项有力举措。

国网宁夏电力深入实施人才培养“三大工程”,培养掌握前沿技术的专家型人才。该公司集聚企业自有人才,重点吸引、培养、选树项目负责人、主创人,形成“科研军团”,下大力气培育自有科研力量,从自有人才中培养可依靠的科研团队,确保科技项目团队中的主创人员、核心成员是该公司职工,主要研发工作由职工主要参与,确保科技项目的自主性和科技成果的自有性。该公司还制订人才培养专项方案,构建以国家级技术技能专家为引领,国网宁夏电力高级专家、青年托举和骨干人才为基础的科研人才梯队,优化人才入口机制,畅通人才培养“三大通道”,注重科研人员实践工作经历,打造高素质科研人才和电力行业专家型人才队伍。

围绕核心定位,国网宁夏电力还优化科研单位各层级收入分配和绩效评价模式,建立市场化运营机制和激励机制,对科研单位工资总额给予一定倾斜;优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奖励机制,优化科研单位宽带岗级工资体系,探索应用科技型企业薪酬分配机制,从优提高博士后待遇;强化精准考评和科研问效,确保科研人员静下心来专心致志开展科研工作。“一系列‘组合拳’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科研人员有收入、有收获,有幸福感、满足感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创新创造活力。”国网宁夏电力企管部副主任赵晓东说。此外,国网宁夏电力不断优化科技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模式,建立“以技术需求提报为主,科技项目申报为辅”的项目储备模式,由各专业部门、基层单位重点提报工作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和需要通过科研解决的问题。该公司根据专业部门、基层单位提报的问题需求,组织专家梳理科技项目任务清单和储备建议,并形成正式科技项目指南。

在加强科研能力建设过程中,国网宁夏电力制订实验室建设计划,聚焦国家战略,结合宁夏资源禀赋和企业发展定位,重点争取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该公司加大现有的2个自治区级、国家电网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硬件投入,力求尽快实现实体化运营,为科研工作提供坚强支撑,助推多出成果、出大成果。强化科研与成果转化全链条管理,切实发挥统筹作用;强化产学研用协同攻关,提高科研成果应用转化水平;提升科研投入产出效率,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国网宁夏电力将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作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让科技成果落地生“金”。

02

数字化转型赋能智能服务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国网宁夏电力积极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果。该公司参与编写了电力行业首个智能客服标准——《电力智能客服卓越服务运营指南》(标准编号:T/CMSS0006-2023),该标准由广东电网客户服务中心、中国联通广东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起草,经中国管理科学学会审查后正式发布实施。这一团体标准的发布,标志着电力行业在智能客户服务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提升服务质量、优化用户体验、创新业务模式奠定了基础。

“银电师傅”智能客服项目是国网宁夏电力数字化转型的又一亮点。该项目通过打造“银电师傅+客户经理+供服中心”协同服务模式,聚焦电价电费、故障报修等144项业务场景,研发机器人语义识别模型,实现客户诉求自动识别、快速响应、及时传递、全过程监管。目前,平台已接入近8000个小区微信群,覆盖超115万用户,识别各类诉求超5万笔,答复客户咨询3.4万次,推送服务宣传信息4182条,显著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此外,该公司开发的基于5G云边协同的电力人工智能物联网系统,通过了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全国首批应用软件国产化等级认证,获得五级(最高级)认证证书,这是全国首张“应用软件国产化等级认证”证书。该系统实现了软件代码国内自主、软件网络外发可控、源代码可控,确保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03

新能源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

在新能源技术创新方面,国网宁夏电力持续领跑。截至2024年12月31日,宁夏新能源装机达4132万千瓦,同比增长14.78%,单位国土面积新能源开发强度居全国首位、人均新能源装机居全国前列。新能源利用率达96.3%,位居西北前列。

该公司围绕保障新能源利用为中心,积极配合能源综合监管,在新能源消纳监测、功率预测、高效并网等方面开展重点攻关实践,构建了流程健全、制度完备、机制合理、技术引领的新能源保障体系,确保宁夏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在新能源并网方面,公司修订并印发了《宁夏电网新能源调度并网服务工作指南》及《宁夏电网储能调度并网服务工作指南》,不断优化并网流程,前移关键节点,提高并网效率。2024 年,公司成功服务包括“沙戈荒”新能源基地项目在内的 532 万千瓦新能源和 185 万千瓦储能电站并网。截至目前,宁夏“沙戈荒”新能源第二、三批项目已并网 270 万千瓦,占比达 39%,储能规模达到 472 万千瓦,位居全国第四。

公司建立新能源场站并网调试通报机制,及时发布性能测试审核意见,督导新能源场站落实主体责任。通过集中审核、及时反馈、督促整改等措施,2024 年完成 17 座储能电站(235 万千瓦)并网调试,力促储能最大充放电电力突破 400 万千瓦,有力支撑新能源消纳及电力保供。

公司紧跟新能源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和补强中卫电网核心骨干网架,组织专业骨干为新能源企业在技术支持、技术培训、科学运维、合理报送检修计划等方面提供指导。助力新能源场站提升输变电设备运行质量,不断畅通新能源外送通道建设。积极推进各地市集中式、分布式功率预测系统部署和功能建设,实现分布式+集中式预测全覆盖,为公司决策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在新能源消纳方面,公司促请政府下发全国首个区域利用率指标。持续与政府沟通汇报,促使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按照“全网统筹、保量稳率”原则,下发了《关于做好新能源消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宁夏新能源利用率下限不低于 90%指标,及时解决了 340 万千瓦新能源送出难题。其中,750 千伏州盘线改接、杞乡主变扩建及 3 座 330 千伏新能源汇集站启动投运,解决了 210 万千瓦新能源接入困难及送出受限问题。北地、中卫区域稳控装置按期投运,分别提升新能源送出能力 100 万千瓦、30 万千瓦。

与此同时,公司持续提升系统调节能力。2024 年,宁夏火电启停调峰同比增加 77 次,新增平均深调能力 36 万千瓦。国华宁东电厂火电机组首次试点午间停运、晚间启动,实现火电日内灵活启停“零”突破。积极做好虚拟电厂可调节资源实体化运作,实现调峰全流程贯通,2024 年,宁夏储能累计增发新能源电量18.36万千瓦时,提升利用率2.72个百分点。

04

科研成果彰显创新实力

国网宁夏电力在科研项目方面成果丰硕。2023年度,该公司系统获得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1项以及1项自治区技术发明三等奖。其中,《保障宁夏电力大规模安全外送的综合防控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一等奖,该项目面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需求和技术发展前沿,在电网稳定运行、新能源消纳等方面开展科研攻关和示范应用,成果整体应用于宁夏,实施了系统保护工程,保障了大规模电力安全外送,有力支撑了国网宁夏电力和宁夏电网高质量发展。部分成果在国家电网西北分部,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公司以及超过300余座新能源场站推广应用,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宁夏方案。

该公司牵头实施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取得兼顾长期有效容量和灵活性容量需求的容量市场机制设计等9项技术突破;国家电网重大科技项目“煤电与新能源综合调节和优化调度运行”示范工程进入现场调试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区域联合基金“混合驱动的大型新能源基地最优消纳的基础研究”项目获批立项;自治区重大项目《大型风光电基地构网型储能运行优化技术及装置》正式下达。新能源场站实测建模、无人机航母系列产品及技术服务、输电线路绝缘引流线等成果实现市场化转化;研制的快速开关型限流电抗器、继电保护无负荷相量测试装备等在国网系统推广应用。

这些成果不仅展示了国网宁夏电力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决心和实力,也为全国范围内的新能源发展树立了典范。未来,该公司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探索新能源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为宁夏乃至全国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