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伯格豪投30亿寻长生,马斯克却警告:活得过久会阻碍社会进步
扎克伯格豪投30亿寻长生,马斯克却警告:活得过久会阻碍社会进步
在科技界,两位重量级人物就人类长寿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一方是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他豪掷30亿美元成立BioHub生物中心研究所,致力于绘制人类“细胞图谱”,寻找长生不老的奥秘;另一方则是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他公开反对过度延长寿命,认为这将阻碍社会进步。
扎克伯格的“长生梦”
扎克伯格对长寿领域的投资堪称大手笔。2016年,他宣布投资30亿美元成立BioHub生物中心研究所,目标是通过绘制人类“细胞图谱”,揭示生命的奥秘。这一项目不仅资金雄厚,更汇聚了多位诺贝尔奖得主和顶尖科学家。
扎克伯格的投资并非孤例。在硅谷,多位科技巨头都在积极布局长寿领域。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投资了多家抗衰老公司,包括Unity Biotechnology和Altos Labs;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更是斥资7亿美元创立了专注于抗衰老研究的Calico公司。
马斯克的“警示钟”
与扎克伯格的雄心壮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斯克对长寿研究持谨慎态度。他认为,如果人们活得过久,可能会变得保守,不愿接受新思想,从而抑制社会的创新和进步。此外,马斯克还担心,如果长寿无法解决老年痴呆等问题,社会将面临巨大的资源投入,可能导致“社会窒息”。
科学界的突破与挑战
从科学角度来看,人类的平均寿命确实在持续增长。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8.6岁,预计到2035年将进一步增长至81.3岁。这一趋势背后,是医学进步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共同作用。
在技术路径上,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重编程、干细胞疗法等领域。例如,Altos Labs公司专注于研究如何通过分子技术将生命延长40年;Retro Biosciences则致力于开发细胞重编程疗法,以治疗年龄相关疾病。
社会的期待与忧虑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让老年人过上有质量的生活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文化养老等概念应运而生,公众对长寿的需求已从基本的物质保障延伸到精神文化层面。
然而,正如马斯克所担忧的,长寿带来的社会挑战不容忽视。如何平衡创新与传统、如何合理分配医疗资源、如何避免观念僵化,都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场科技巨头间的长寿之争,实质上反映了人类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无论是追求长生不老,还是关注生命质量,这场争论都促使我们深入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