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助力农业升级
肇源大米:全产业链标准助力农业升级
肇源大米:地理标志产品的品质之选
肇源大米,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其米粒整齐、光洁度高,做出的米饭洁白光润,晶莹透明,营养丰富,胶质含量高,品味香醇,不回生,口感极佳。经检测,粗蛋白含量大于5%,直链淀粉含量大于17%,胶稠度大于80毫米,食味品质86分。加工精度达到GB1354-86规定的等级标准,卫生指标低于GB2715-81规定的指标。
全产业链标准体系: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把控
为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肇源县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合作,启动大米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该体系由9项具体标准构成,涵盖产前、产中、产后三个环节,实现了从选种、整地、育苗、管理、施肥、用药、收获,到大米产品加工、包装、存储、运输、销售的全过程可追溯。
具体来说,标准体系包括:
产前环节:规定了产地环境要求,包括土壤、水质、大气等自然条件,确保种植环境无污染。
产中环节:制定了详细的种植栽培管理规范,涉及育苗移栽、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农药安全使用等方面,强调绿色、生态的生产方式。
产后环节:建立了严格的稻谷收储运加标准,以及大米质量分级体系,确保每一批次的产品都符合高品质要求。
绿色、有机双认证:安全与营养的双重保障
肇源大米已获得农业农村部绿色、有机食品认证,这标志着其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等物质,确保产品安全、优质、营养。
目前,肇源县已建成50万亩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年产水稻60万吨、大米42万吨。这些产品不仅销往广州、北京、天津等国内大中城市,更以其卓越品质赢得了国际市场的认可。
品牌价值:83.53亿元背后的品质坚守
凭借优异的品质和标准化的生产体系,肇源大米的品牌价值已达到83.53亿元。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 科技创新支撑:与中国农科院等科研机构合作,持续优化标准体系
- 示范基地建设:在鲶鱼沟打造2万亩地理标志产品特色品质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基地
- 品牌推广: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提升品牌知名度
作为首批受欧盟保护的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肇源大米正以其独特的品质和严格的标准,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未来,随着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有理由相信,肇源大米将在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