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共情力:打开孩子心门的金钥匙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共情力:打开孩子心门的金钥匙

引用
网易
9
来源
1.
https://www.163.com/dy/article/DDBCM4KK0526M4NE.html
2.
http://m.cnr.cn/chanjing/health/20230425/t20230425_526230579.html
3.
https://www.sohu.com/a/609495438_103374
4.
https://www.sohu.com/a/223830336_658847
5.
https://new.qq.com/rain/a/20200316A06NI400
6.
https://www.alsolife.com/column/art/f90c7ba370ce11eab7f602424687019f/
7.
https://m.zkdot.com/xuetang/2297.html
8.
https://www.cnczcp.com/zsfx/213.html
9.
https://connectedfamilies.org/%E4%BA%B2%E5%AD%90%E5%90%8C%E7%90%86%E5%BF%83%E6%95%99%E8%82%B2%EF%BC%9A%E5%9F%B9%E5%85%BB%E5%AD%A9%E5%AD%90%E7%9C%9F%E6%AD%A3%E7%9A%84%E5%85%B1%E6%83%85%E8%83%BD%E5%8A%9B/

“妈妈,我这次考试又没考好。”
“你怎么又考砸了?我不是告诉你好好复习吗?”
“我努力了,但是……”
“别找借口!你就是不够认真!”

这样的对话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在家庭教育中,很多父母都曾陷入这样的沟通困境。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缺乏共情力。共情,就是设身处地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在亲子关系中,共情力就像是润滑剂,能让沟通更加顺畅,让爱更容易传递。

为什么需要共情力?

《去情绪化管教》一书中提到,共情不是简单的同情或认同,而是真正理解孩子的情绪和需求。这种理解不仅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管理情绪,还能促进大脑发育,培养同理心和责任感。

共情力的四个层次

心理学家伍新春教授在《最爱不过我懂你》中,将共情分为四个层次:

  1. 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理解问题
  2. 感同身受:体会孩子的情绪感受
  3. 积极回应:通过语言和行为表达理解
  4. 正向引导: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如何培养共情力?

三环五步法

  1. :暂停手头事务,全身心关注孩子
  2. :观察孩子的情绪和行为,了解背后的原因
  3. :真正聆听孩子的想法,而不是急于给出建议
  4. :用恰当的语言回应孩子的情绪
  5. :通过实际行动支持孩子

实用技巧

  • 内容回应:先从客观事实出发,再过渡到情绪层面
  • 情感回应:直接表达对情绪的理解,如“我看得出你很失望”
  • 行为回应:通过拥抱、握手等肢体语言传递支持

案例分析

让我们看看一个实际案例:

小明因为想拿香蕉,不小心打碎了妈妈心爱的碗。这时,爸爸没有责怪,而是先关心小明有没有受伤,然后安慰他:“这个碗是妈妈最喜欢的,碎了妈妈会很难过。但是没关系,我们一起去跟妈妈道歉,并想办法补偿。”

在这个案例中,爸爸通过以下步骤展现了共情力:

  1. :立即停止手头事务,关注孩子
  2. :观察到孩子因为意外而紧张
  3. :虽然没有过多语言,但通过表情和动作理解了孩子的情绪
  4. :用安慰的话语缓解孩子的恐惧
  5. :引导孩子一起面对问题,承担责任

共情力的长期价值

培养共情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它的价值是长远的。通过持续的共情沟通,孩子不仅能学会更好地管理情绪,还能培养同理心,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记住,共情不是纵容,而是一种智慧的爱。它让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既能保持原则,又能传递温暖。当你学会用共情力与孩子沟通时,你会发现,原来那个“不听话”的孩子,其实一直在等待你的理解。

所以,下次当孩子再次让你抓狂时,不妨先深呼吸,然后对自己说:“让我试试用共情的方式处理这个问题。”相信我,这会是一次美妙的尝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