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吕彦直:用生命铸就中山陵的天才建筑师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吕彦直:用生命铸就中山陵的天才建筑师

引用
人民网
12
来源
1.
http://paper.people.com.cn/hqrw/html/2008-08/16/content_104739.htm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835998
3.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59405/
4.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6275794
5.
https://www.jntimes.cn/jnwm/202407/t20240722_8363961.shtml
6.
https://www.xhby.net/content/s6742d9fde4b0713297e3104b.html
7.
http://www.shac.net.cn/mgcq/mgmr/201412/t20141209_2488.html
8.
https://xsg.tsinghua.edu.cn/info/1003/1310.htm
9.
https://www.xinmedia.com/article/79527
10.
https://h5.nctvcloud.com/folder257/folder649/2021-03-22/zSlfZIL9yCFbYgxg.html
11.
https://zschina.nanjing.gov.cn/lyzx/202411/t20241121_5015757.html
12.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0%95%E5%BD%A6%E7%9B%B4

1929年3月18日,一位年仅35岁的青年建筑师在上海逝世,他的离世不仅让整个建筑界为之震动,更让一座尚未完工的宏伟建筑失去了它的灵魂设计师。这位英年早逝的建筑师就是吕彦直,而他未竟的杰作,正是举世闻名的南京中山陵。

01

天才建筑师的养成

吕彦直1894年出生于天津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吕增祥曾任李鸿章幕僚。7岁时父亲去世后,他随家人旅居法国,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1911年,吕彦直考入清华学堂,两年后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学习建筑,1918年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他在美国著名建筑师亨利·墨菲事务所工作,参与了金陵女子大学和燕京大学校舍的设计,展现了其在中西建筑融合方面的天赋。

02

历史性的设计竞赛

1925年3月,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按照其遗愿,葬事筹备委员会决定在南京紫金山选址建陵。5月,委员会面向全球征集陵墓设计方案,要求“祭堂图案须采用中国古式而含有特殊与纪念之性质者”。这是一次面向全世界建筑师的重大设计竞赛,对于任何一位建筑师来说,都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机会。

吕彦直得知消息后,立即报名应征。与其他应征者不同,他不满足于仅仅依靠葬事筹备处提供的12幅墓地地形照片和两幅紫金山地形标高图,而是多次亲自前往南京紫金山实地勘察,充分了解墓址的地形地貌。

经过三个多月的反复推敲与无数次修改,吕彦直如期绘制完成了陵墓鸟瞰及正面图等10张陵墓设计图,并撰写了1000多字的《孙中山先生陵墓建筑图案说明》。1925年9月20日,吕彦直的设计方案在40多个应征作品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首奖。

03

创新的设计方案

吕彦直的设计方案之所以能获得一致认可,关键在于其独特的创意和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整体布局呈“警钟”形,寓意“唤起民众”,与孙中山先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遗训相呼应。

设计中充分体现了中西建筑文化的完美融合:

  • 主要建筑如博爱坊、陵门、碑亭、祭堂和墓室采用了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
  • 祭堂内部设计则融入了西方建筑元素,如使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建筑的稳固耐用
  • 整体布局既符合中国传统建筑的对称美学,又采用了西方建筑的严谨结构设计
04

英年早逝的遗憾

被聘为中山陵建筑师后,吕彦直夜以继日地工作,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完成了全部工程详图。然而,连续不断的高强度工作严重透支了他的身体,病魔很快找上门来。

1926年3月12日,中山陵举行奠基礼时,吕彦直已因病无法出席。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在病榻上指导工程进展。1929年2月,中山陵的核心建筑——祭堂与墓室工程临近告成,但病中的吕彦直已无力出行。3月18日,这位才华横溢的建筑师终因积劳成疾,在上海逝世,年仅35岁。

05

永恒的丰碑

吕彦直虽然英年早逝,但他留下的中山陵成为了中国近现代建筑的里程碑。这座融合了中西建筑精华的宏伟建筑,不仅是一座纪念孙中山先生的陵墓,更是一座展现中国建筑师才华的丰碑。

正如孙中山先生葬事筹备委员会对吕彦直设计方案的评价:“完全融汇中国古代与西方建筑精神,特创新格,别具匠心,庄严俭朴……墓地全局,适成一警钟形,寓意深远。”吕彦直用他短暂的一生,为中国近现代建筑开创了先河,他的名字将永远与中山陵一起,载入中国建筑史册。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