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华人:共建“一带一路”新机遇下的商业传奇
华侨华人:共建“一带一路”新机遇下的商业传奇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共建“一带一路”的第二个金色十年开局之际,华侨华人将面临更多创业机会。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表示,通过参与乡村振兴、科技创新、智能制造等领域,华侨华人正在书写新的商业传奇。
华侨华人的独特优势
作为连系祖籍国和所在国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华侨华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优势。中国华侨华人研究所副所长张秀明指出,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多种路径和方式,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
在经贸合作方面,海外华侨华人中约有70%从事商业经营活动,海外华商遍布世界各地,拥有庞大的商业网络,活跃于中外贸易等领域,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力量。在东南亚不少国家,华商企业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支柱,特别是在金融业、房地产业、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
在文化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方面,华侨华人也具有天然优势。他们既是跨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跨文化传播的主体。华文教育、华文媒体、华人社团等“华社三宝”,在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和中外友好等方面具有独特作用。中餐、中医、春节等中国文化符号以及勤劳拼搏、艰苦创业等中华传统核心价值观,都是通过华侨华人进行传播与体现的。
“一带一路”第二个金色十年的重点方向
在共建“一带一路”第二个金色十年,粤港澳大湾区作为重要节点,与共建国家往来日益密切。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前往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等地的机票同比增长数倍,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首选项”。
规则标准“软联通”是促进互联互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2023年广东RCEP进出口享惠货值超343亿元,广东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五年年均增长5.3%。粤港澳大湾区正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制度优势,服务优势、外贸新业态领先优势,以高标准对接经贸规则畅通开放合作渠道。
华侨华人如何抓住新机遇
在乡村振兴领域,广州开展面向港澳台同胞的乡村CEO培训,培育乡村振兴人才。45名“三胞”乡村CEO学员走进广州多个乡村,学习数字供应链、文化旅游、基金园区、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实践经验。学员们不仅听专家介绍,更走进乡村观摩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探讨如何盘活县、镇、村资源。
在科技创新领域,华侨华人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例如,在增城的莲花出水农科小镇,智慧猪舍、黑米种植等项目展示了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如何带动周边农村提升收入。这些项目借鉴工业园区的经验做法,通过“基金+园区”的创新模式,投资打造一系列重点农业科技产业项目。
在拉美和非洲市场,华侨华人的商业活动也呈现出新的特点。欧洲华侨华人通过华人商城经济等新业态改变当地经济面貌。这些商城往往聚集了数百乃至上千华人商家,以中国制造为主要货源,以大型批发为主要经营模式,成为中国商品国际营销的重要平台。
共享全球机遇
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扎实推进,一座座“连心桥”、一个个“繁荣港”、一条条“幸福路”在各国落地,华侨华人正积极投身于全球化进程,共享全球机遇。他们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加强了国际合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