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顺义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顺义区: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引用
中国科技网
8
来源
1.
https://www.stdaily.com/index/kejixinwen/202306/17e96a7e824a49ff8ceec20c6cbd97ec.shtml
2.
https://kw.beijing.gov.cn/xwdt/kcyx/xwdtscyqld/202403/t20240326_3805610.html
3.
https://zcgs.bnu.edu.cn/xwzx/ywdt/65fcc92385ae4408af53a6b85a608672.htm
4.
https://www.beijing.gov.cn/fuwu/lqfw/ztzl/tzbjhkt/qzftj/syq/202310/t20231026_3288245.html
5.
https://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fagui/201905/t20190522_61905.html
6.
https://www.ncsti.gov.cn/kjdt/xwjj/202301/t20230131_107692.html
7.
https://www.bjwmb.gov.cn/wmdt/syq/10072592.html
8.
https://www.ncsti.gov.cn/kjdt/scyq/bjcxcyjqsfqsy/index.html

春回大地,万物勃发。在顺义,工厂车间热潮涌动,企业铆足干劲搞研发,信心十足谋发展,奏响了人勤春早的奋进之歌。繁忙生产背后,是顺义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之景——原始创新生动能、传统产业开新花、新兴产业强筋骨,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新质生产力正在加快形成。

01

顺义区科技创新的特色优势

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顺义区充分发挥其独特优势,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供了有力支撑。

区位优势:紧邻首都机场,交通便利

顺义区位于北京东北部,紧邻首都国际机场,拥有便捷的空港优势。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高效的物流通道,也为吸引国际人才和开展国际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产业基础:制造业基础雄厚,正在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顺义区制造业基础扎实,拥有奔驰新能源、理想、北京现代、北汽越野4家整车企业,7家研发中心。近年来,顺义区积极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发力,“腾笼换鸟”推动整车产能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政策支持: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三城一区”主平台

顺义区是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承载区,享受国家和北京市的多项政策支持。顺义区通过优化重组推进科创中心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8个工作组和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等8个工作专班,统筹开展规划制定和政策研究,设立产业基金,建立产业联盟。

人才集聚:打造海创城,聚焦顶尖科技人才

顺义区发布海创城规划,聚焦顶尖科技人才、硬科技创业人才、国际青年创客。通过打造人才吸引策略,完善人才服务体系以及探索人才退出机制,构建完备的人才体系。致力于打造极具全球影响力的“Hi聚”国际人才港,建设多功能一站式人才新平台。

开放创新:推进“两区”建设,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

顺义区以“四个更高”推进“两区”建设,包括更高水平推动重点园区功能提升、更高标准推动七大领域扩大开放、更高层次推进关键要素开放、更高标准优化营商环境。通过建设国际人才服务体系、探索土地统筹高效利用模式、打造国际知识产权价值实现高地等措施,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

02

顺义区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举措

顺义区通过深化产学研融合创新、打通与高校院所的合作路径、对接北京市优质科技资源,加大了科技成果转化力度。

产学研合作:与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2018年,顺义区与北京师范大学等6家高校和科研院所签约,共同推进科技成果在北京顺义区转化落地。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平台,推动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在顺义区落地生根。

创新平台建设:打造中德产业园等创新载体

顺义区建设了中德产业园,吸引了世界500强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入驻。自2023年3月正式启用以来,博世工业4.0创新中心已助力12家顺义区内重点企业获评“北京市智能工厂与数字化车间”,极大加快了企业智能制造升级转型的步伐。

政策支持:出台《顺义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

顺义区制定并出台了《顺义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政策保障。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提供税收优惠、简化审批流程等措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金融服务:设立产业基金,支持科技企业发展

顺义区设立产业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通过股权投资、贷款贴息等方式,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03

顺义区科技创新的成果案例

顺义区在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新能源智能汽车、第三代半导体、航空航天三大支柱产业。

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

在顺义双河大街北侧的一处工厂内,智能生产线格外忙碌,一辆辆汽车在复杂的工序中逐渐成型。这里是新势力车企理想汽车投资设立的智能绿色工厂,占地700余亩,年产能达10万辆。最新推出的首款纯电车型MEGA正是在此下线。这里曾经是北京现代汽车一工厂。近年,随着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顺义区积极在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方面发力,“腾笼换鸟”推动整车产能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2020年,理想汽车数千名研发人员搬进位于顺义区的新总部。2021年,北京现代一工厂闲置厂房启动改造,理想汽车旗舰工厂拔地而起。工厂从立项到具备开工条件,前后只花了80天。目前顺义区已经集聚了奔驰新能源、理想、北京现代、北汽越野4家整车企业,7家研发中心。做大做强传统汽车制造产业的同时,与之相关的上下游产业链也在加速布局。目前,智能网联汽车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涉及出行服务、自动驾驶、智能芯片、高精度地图等重点领域,美团无人配送、毫末智行、京东物流、新石器等智能网联重点企业相继在顺义开展研发测试和自动驾驶应用,基本形成了较为丰富的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发展生态。顺义区正在打造千亿级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第三代半导体产业

在培育壮大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方面,同样成果满满。目前,顺义区已经建成了国家级第三代半导体联合创新孵化中心,成立了汇集顶尖企业和研究机构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第三代半导体标准化厂房,先后引入了泰科天润、特思迪、国联万众、科华微电子等产业链重点企业,基本形成了从装备到材料、芯片、模组、封装检测及下游应用的产业链布局。2023年,顺义区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成功入选国家级特色产业集群,产业基础愈加坚实。

航空航天产业

在促进航空航天产业提质发展方面,以北京航空产业园和航天产业园为牵引,顺义区聚焦一核(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发力两翼(复合材料与机载系统)、强化三驱动(航空高级别维修、航天技术民用转化、北斗导航位置服务),积极对接航空航天央企集团,导入航空发动机研发、航空材料研发制造、航空核心零部件等高精尖产业,汇集规上企业20余家,规模突破200亿元。2023年,中航发叶片示范线项目竣工,将成为国内先进的高温合金涡轮叶片批量生产、技术开发与精确复制平台。北京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BAESL)项目在顺义开工,这是世界宽体飞机发动机市场领导者——罗罗公司建设的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高推力发动机检测与维修中心。区域航空航天产业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科技创新数据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到1765家
  • 2023年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28.2亿元、同比增长35.4%
  • 承接科技成果119项、同比增长61%
  • 拥有挂牌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独角兽企业1家、企业技术中心9家、培育潜在独角兽企业5家
04

未来展望

顺义区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优势,深化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创新生态系统,顺义区将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和高端人才,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顺义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发展环境、积蓄创新动能,以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3年顺义的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社零额同比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超过10%,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超过12%。增速指标都排在全市前列。在经济回升向好的同时,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4万元,同比增长8%,排名全市第一。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