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神经学》:新型药物Pitolisant治疗嗜睡症效果显著且无成瘾风险
《柳叶刀神经学》:新型药物Pitolisant治疗嗜睡症效果显著且无成瘾风险
著名神经学期刊《柳叶刀神经学》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新型药物Pitolisant在治疗嗜睡症方面展现出显著效果,其耐受性优于现有药物莫达非尼,并且没有潜在的成瘾风险。这一发现可能为嗜睡症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嗜睡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白天过度嗜睡和猝倒发作。据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伴有猝倒的嗜睡症患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25-50例,发病率为每10万人年0.74例。该病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如HLA DQB1*0602等位基因)和环境因素有关。
目前,嗜睡症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包括保持规律作息、短暂小憩、避免咖啡因和酒精等。药物治疗则主要使用兴奋剂类药物,如莫达非尼,但这些药物存在成瘾风险。
为评估Pitolisant治疗嗜睡症的效果,HARMONY I研究组开展了一项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研究纳入95名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接受Pitolisant、莫达非尼或安慰剂治疗。治疗持续8周,前3周为灵活剂量调整期,后5周为稳定剂量期。主要终点是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的变化。
研究结果显示,Pitolisant组患者的ESS评分平均降低5.8分,显著优于安慰剂组(降低3.4分),与莫达非尼组(降低6.9分)相当。值得注意的是,Pitolisant显示出良好的耐受性,未发现成瘾风险。
Pitolisant是一种选择性组胺H3受体反向激动剂,通过减少对组胺能神经元的负反馈,增强组胺能传递,从而改善嗜睡症状。与传统兴奋剂不同,Pitolisant作用于大脑的组胺系统,避免了传统兴奋剂的成瘾风险。
这一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兴奋剂类药物虽然能改善嗜睡症状,但存在成瘾风险,限制了其长期使用。Pitolisant的出现为医生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选择,特别是对于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
然而,研究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小,且随访时间较短。因此,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期的临床研究来进一步验证Pitolisant的疗效和安全性。
尽管如此,这项研究为嗜睡症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Pitolisant的出现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还有望改变目前依赖兴奋剂的治疗模式。未来,随着更多研究的开展,我们有望看到Pitolisan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为嗜睡症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