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西安女摊主和怀化女子摆拍视频背后的法律风险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西安女摊主和怀化女子摆拍视频背后的法律风险

引用
搜狐
15
来源
1.
https://www.sohu.com/a/827032549_121088841
2.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21/1215/c1001-32309186.html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GVGHVBF0530WJIN.html
4.
https://www.sohu.com/a/826856303_122105457
5.
https://zhuanlan.zhihu.com/p/344085277
6.
https://www.hnwx.gov.cn/2023/08-28/55250.html
7.
http://www.news.cn/fortune/20250208/7d86504a9a4e4fa68916333e758fa040/c.html
8.
https://www.gjxfj.gov.cn/gjxfj/xxgk/fgwj/flfg/webinfo/2016/03/1460585589901723.htm
9.
https://www.cpd.com.cn/n15737398/n26490099/923/t_1103381.html
10.
https://xinwen.bjd.com.cn/content/s64e546e5e4b00547e3ddbe79.html
11.
http://epaper.legaldaily.com.cn/fzrb/content/20240517/Articel04003GN.htm
12.
http://www.zgjx.cn/2024-05/17/c_1212362985.htm
13.
https://www.spp.gov.cn/spp/llyj/202202/t20220212_544221.shtml
14.
https://www.bjfsh.gov.cn/zsk/zcwd/202308/t20230828_40065830.shtml
15.
https://www.nrta.gov.cn/art/2021/12/15/art_114_58925.html

近日,两起短视频摆拍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一起是西安女摊主讲述摊位被抢占的经历,另一则是湖南怀化女子深夜送餐被盗车的视频。然而,警方调查发现这两起事件竟是公司策划的摆拍行为,目的是为了吸引流量和博取同情。

01

西安女摊主摆拍事件:11人被拘,设备被扣

2024年9月,一则标题为“90后不结婚在西安,难道外地人不配在本地打拼,外地人怎么了就要低人一等吗,还有没有天理,有没有正义”的视频登上本地热搜榜第三名。视频中一位售卖小吃的女摊主无奈气愤地讲述着自己的遭遇,称自己在这里购买了摊位辛辛苦苦做生意,却被强行抢占摊位并用汽车堵住自己的摊位,干扰其正常经营。视频及视频中的女摊主迅速博得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同情,网民情绪一触即发。

然而,西安警方调查发现,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摆拍事件。视频发布者“菲菲”不仅是女摊主,还是某传媒公司的主播。该公司负责人长期组织员工围绕摊贩生活拍摄短视频进行线上推广。因前期视频浏览量低,他们便策划拍摄摊贩纠纷视频,使用“本地人欺负外地人”等挑拨性字眼,安排多人从不同机位拍摄,营造路人视角。随后,将多段视频拼合并配以煽动性标题发布在多个平台,诱导多家自媒体跟风转载。

该谣言视频在网上浏览量累计达到1000万余次,严重扰乱网络秩序,造成恶劣社会影响。西安警方依法对该公司进行了查处,现场抓获涉案人员11人,扣押用以制作、发布相关视频信息的手机31部,电脑11台。目前,该案两名主要策划组织者李某、李某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他涉案人员依法接受调查。

02

怀化女子摆拍事件:3人被拘,账号被封

2023年8月,湖南怀化一名女子深夜送餐被盗车,在街边号啕大哭的视频引发网友热议。然而,根据警方核实,该视频信息为谣言,系由网民周某某等3人策划拍摄的虚构事实。这3人自今年4月起,发布多条自导自演的虚假视频,恶意散布谣言、混淆视听。

这两起摆拍事件并非个案。近年来,类似虚假摆拍视频屡见不鲜,如“女子遭陌生男子要求陪酒”“外卖员遭顾客辱骂”“家暴妻子”等。这些视频往往通过虚构事实、制造冲突来吸引眼球,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

03

法律风险:扰乱公共秩序,损害社会公信

此类虚假摆拍视频存在多重法律风险。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曾持表示,摆拍视频应在显著位置进行提示或标注,而一些内容涉及社会敏感话题,极易引发争议,不应成为摆拍内容。摆拍内容合规的界限在于,要么明确标明视频为虚构;要么它就不能直接涉及社会争议话题,把这个领域留给新闻。如果摆拍未明确标明视频为虚构并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它就越过了合法摆拍的边界。

北京市康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苟博程认为,“摆拍”合规的边界,在于其内容是否有悖于公序良俗,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等。

04

平台责任:审核机制亟待完善

根据《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2021)》,短视频平台需要对危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分裂国家、损害国家形象、损害革命领袖和英雄烈士形象、泄露国家秘密、破坏社会稳定、损害民族与地域团结、违背国家宗教政策、传播恐怖主义等内容进行严格审核。

然而,面对海量的短视频内容,平台的审核机制仍存在诸多挑战。一方面,虚假摆拍视频往往通过虚构事实、制造冲突来吸引眼球,内容具有较强的迷惑性和煽动性;另一方面,平台的审核能力有限,难以对所有内容进行逐一核实。

05

治理建议:多方协同,标本兼治

治理视频摆拍乱象需要政府、平台、用户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全国人大代表李君建议加快短视频规范整治立法,通过法律明确内容真实性的要求,并对违规行为设定处罚措施。同时,限制高额打赏和抽佣比例,减少利益驱动。

短视频平台应履行主体责任,加强对内容真实性的审核,对虚构内容标注“纯属虚构”等提示语,避免误导用户。此外,平台需优化算法,防止虚假信息传播。

增强用户网络素养,提高辨别能力,鼓励举报违规内容。平台可设置便捷的举报机制,引导用户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

建立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对账号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分级评估。同时,加强法律知识普及,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总之,治理视频摆拍乱象需要政府、平台、用户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强化监管和技术手段,以及提升全民媒介素养,才能有效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短视频行业的健康发展。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