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探访郫筒镇:千年竹筒酒的前世今生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探访郫筒镇:千年竹筒酒的前世今生

引用
百度
10
来源
1.
https://wapbaike.baidu.com/tashuo/browse/content?id=f008437b2529edb1922d262b
2.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4888047
3.
https://www.sohu.com/a/424576288_100027877
4.
http://nb.ifeng.com/a/20170908/5978869_0.shtml
5.
https://www.sohu.com/a/643200792_121046054
6.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680940
7.
http://www.phoer.net/article-92145-1.html
8.
http://m.kyushu-ucn.net/index.php/Home/Baike/baikeshow/did/2317272.html
9.
http://scdfz.sc.gov.cn/scyx/scfw/content_2602
10.
https://www.tjkx.com/news/show/1073272

四川郫筒镇,这座千年古镇曾因一种独特的酒而闻名于世——郫筒酒。这种以竹筒为容器,用特殊工艺酿造的酒,早在晋代就已出现,历经唐宋鼎盛时期,却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不幸失传。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郫筒镇,探寻这门古老酿酒工艺的前世今生时,不禁感叹其独特魅力。

01

古法酿造:竹筒酒的工艺之美

郫筒酒的酿造工艺堪称一绝,与现代竹筒酒有着本质区别。据唐代《华阳风俗录》记载,古法郫筒酒的制作过程如下:

  1. 选材:选用当地特产的巨竹,将其竹节掏空
  2. 基酒:使用传统发酵的“春酒”,这是一种类似醪糟的低度甜酒
  3. 密封:用藕丝包裹竹筒,再用蕉叶覆盖封口
  4. 发酵:仅需2-3天,待酒香渗透竹筒外壁时即可饮用

这种工艺的关键在于保持酒的自然清香,而非现代竹筒酒所追求的苦涩口感。古人追求的是酒与竹子的完美融合,而非简单的浸泡。

02

失传之谜:从鼎盛到消失

郫筒酒的鼎盛时期可追溯至唐宋,杜甫、苏轼、陆游等文学巨匠都曾为其留下赞美诗句。然而,这样一种享有盛名的美酒,为何会在近现代失传呢?

  1. 工艺复杂:古法酿造对环境和材料要求极高,难以大规模生产
  2. 历史变迁:战乱和政权更迭导致传承中断
  3. 技术革新:现代酿酒技术的普及,使得传统工艺逐渐被边缘化
03

现代复兴: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幸运的是,近年来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郫筒酒传统工艺正在逐步恢复。以张祥根为代表的非遗传承人,不仅恢复了古法酿造技艺,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1. 产品系列化:开发了不同度数的产品,从15度的甜型到38度的浓香型
  2. 生产标准化:建立了现代化生产线,实现了规模化生产
  3. 品质提升:通过调整工艺,改良了古法酿造中微苦的口感

2020年12月,郫筒酒传统酿造技艺成功列入市级非遗名录,这标志着这门古老工艺正在焕发新的生机。

04

未来展望: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

郫筒酒的复兴之路,不仅是对传统工艺的简单复制,更是一次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在当代,郫筒酒已不仅仅是酒类产品,更成为了郫都区的一张文化名片。

然而,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真正的传承不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让这门古老工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正如张祥根所说:“我们要坚定复兴郫筒酒的信心决心,把郫筒酒文化的传承创新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紧密结合起来,持之以恒抓落实,创新做强郫筒酒产业,传承保护好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能在郫筒镇再次品尝到那久违的清香,感受千年酒文化的魅力。这不仅是一杯酒的重生,更是一段历史的延续,一种文化的传承。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