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复旦直博政策引热议:专家回应争议,揭秘背后深意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复旦直博政策引热议:专家回应争议,揭秘背后深意

引用
新浪网
8
来源
1.
https://finance.sina.com.cn/jjxw/2025-02-13/doc-inekhueq8680835.shtml
2.
https://www.sohu.com/a/858690622_665455
3.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809ULG0536N8D8.html
4.
https://www.sohu.com/a/858223292_121956424
5.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9B5HFP05258BRJ.html
6.
https://s.weibo.com/weibo?q=%23%E5%A4%8D%E6%97%A6%E6%AC%A2%E8%BF%8E%E4%B8%AD%E5%9B%BD%E7%B1%8D%E7%95%99%E5%AD%A6%E7%94%9F%E7%9B%B4%E5%8D%9A%E5%BC%95%E7%83%AD%E8%AE%AE%23
7.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8KB1GQ0534BZ9P.html
8.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O9PBBMB0550LJ66.html

近日,复旦大学面向海外优秀中国籍本科生开放直博政策引发热议。根据复旦大学发布的招生公告,2025年将继续面向海外高校中国籍优秀本科毕业生招收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这一政策不仅拓宽了博士研究生优质生源渠道,也引发了关于教育公平的广泛讨论。

01

政策亮点:面向全球顶尖学子

此次直博招生面向18个专业学科,主要包括前沿的高精尖理工类专业,如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等,同时涵盖少量文科专业如哲学、社会学等。招生对象为本科阶段就读于世界排名前100或学科水平达到世界一流高校的中国籍(含港澳台)优秀毕业生。

招生采取“申请-考核”制方式进行选拔。总成绩100分,材料审核成绩占20%,综合考核成绩占80%。院系成立由5到7名高级职称教师组成的专家组,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考核。考核形式由院系根据学科特点决定,其中面试暂定采取网络远程方式举行,一般不少于30分钟,申请人先结合PPT汇报5到8分钟,之后接受专家组提问。

值得注意的是,留学生在报名阶段不填导师,在录取阶段根据师生互选结果确定导师。这一设计旨在避免潜在的利益冲突,确保选拔过程的公平性。

02

争议焦点:公平性引发热议

政策一经发布,便引发广泛讨论。有网友认为,该政策能帮助培养高精尖人才,但也有人担忧:“留学生多是学习差的有钱人,这种招生方式不需要经过全国统考,增加了不公平的可能性。”

针对这些质疑,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陈志文进行了详细回应。他指出,复旦大学的直博招生政策在招生程序上与国内博士招生并无区别,均采用申请考核制,包含面试、笔试、答辩等环节,确保公平公正。

“甚至与国内招博士会先确定导师不同,此次复旦大学的招生文件里指明,报名阶段不填导师,在录取阶段根据师生互选结果确定导师,这样其实更有利于防范我们想象中的一些东西。”陈志文表示。

03

留学生群体:不应被简单标签化

陈志文强调,不能简单地将留学生与“混文凭”“有钱”画等号。事实上,出国留学已成为我国拔尖科技人才的重要成长通道。据全球化智库(CCG)研究编写的《中国留学发展报告蓝皮书(2023~2024)》显示,2023年新晋两院院士中,超过八成的新晋中科院院士都有海外留学的经历。

此外,数据显示,70%以上的国家重点项目学科带头人、40%的国家科技奖获奖项目第一完成人、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校长及超过半数的三甲医院院长,均为留学回国人员。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了留学生群体对国家发展的贡献。

04

国际背景:应对西方科技封锁

陈志文进一步指出,复旦此举有着重要的国际政治背景。近年来,美国等西方大国在人才培养方面对中国实施了一系列遏制政策,对中国学生赴美学习理工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尖端领域进行严格限制,甚至拒绝发放签证。

这种“掐尖”策略导致许多中国学生在完成本科后无法继续深造。复旦大学的直博政策正是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回流的重要举措。“这种时候,我们得把这些优秀的孩子接回来,让他们在这些重要领域继续深造,为国家做贡献。”陈志文表示。

05

未来展望:推动高等教育改革

复旦大学的这一政策不仅是对国际人才竞争的积极回应,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它提醒我们重新思考教育公平的本质——如何在保证公正的同时,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和发展。

正如陈志文所言:“我们不能再用传统的思维去评判这个新的尝试,而是要去关注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这一政策的实施,将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识与精神交融,为国家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复旦大学的直博政策正在为这一思考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可能性。它不仅体现了对国际一流人才的重视,也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