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产业兴:内蒙古奈曼旗八仙筒镇的乡村振兴实践
党建引领产业兴:内蒙古奈曼旗八仙筒镇的乡村振兴实践
在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有一个被誉为“古镇”的地方——八仙筒镇。近年来,这里通过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
党建创新:打造“最强党支部”
八仙筒镇以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将“最强党支部”创建活动作为党建工作重要抓手,以“三强三优”为目标,不断提高基层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截至目前,全镇已创建“最强党支部”20个。
在党建基础工作方面,八仙筒镇不断创新形式,提升党员学习热情。比如,采用党员“轮流讲”、课程“菜单化”等新模式,充分利用微信、“古镇八仙筒”、学习强国等新载体,做好党员教育工作。同时,结合重大节日及当前重点工作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丰富拓展党日活动形式。
为提升嘎查村干部服务能力,八仙筒镇实施“六项能力”提升工程,重点培养干部在服务群众、引领发展、社会治理、推动落实、依法办事、改革创新等方面的能力。通过分工式抓落实、考核式建队伍、集成式问成效等方式,全面提升嘎查村干部的工作效能。
乡村振兴:金融支持与基础设施建设双管齐下
在乡村振兴方面,八仙筒镇积极探索金融帮扶新模式。通过小额信贷政策,帮助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发展特色产业。今年以来,已推荐发放小额信贷134户437万元,有效解决了群众春耕缺少资金的“燃眉之急”。
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目前,全镇已完成209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铺设管道6.2千米。通过完善农田基础设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产业发展:特色种植带动农民增收
八仙筒镇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形成了“南果、中稻、北辣椒”的产业布局。2024年,特色种植占比达到全镇总耕种面积的27%,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水稻种植方面,全镇种植面积达2万亩,机械化育苗率达100%,机械插秧率也达到60%以上。在八仙筒镇乌兰章古村,村民祝庆苓的家庭农场里,两台育秧机一天能完成近400亩秧苗的培育工作。
辣椒种植已成为八仙筒镇的重要产业之一。2024年,全镇红干椒种植面积达2.5万亩。曼楚克庙村通过建设温室大棚,不仅降低了育苗成本,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中药材款冬花种植在八仙筒镇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全镇种植面积达0.8万亩,亩均净收入可达1万元以上。村民王丹丹通过种植款冬花,2023年11亩地就获得了20多万元的净收益。
八仙筒镇的成功经验表明,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可以有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同时,结合当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能够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