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如何用词语接龙提升孩子词汇量?
双减政策下,如何用词语接龙提升孩子词汇量?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标志着“双减政策”正式实施。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从根本上缓解教育焦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提升其学习效果,成为学校和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其中,提升学生的词汇量是语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死记硬背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此,探索一种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有效提升词汇量的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词语接龙作为一种互动性强、趣味性高的语言游戏,在提升学生词汇量方面展现出独特优势。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词汇,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快速反应能力。
词语接龙的基本规则很简单:一个学生说出一个词,下一个学生必须说出一个以该词最后一个字开头的新词。游戏可以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既适合课堂集体活动,也适合家庭亲子互动。
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可以设计多种变体玩法:
同音字接龙:如“石”-“十”-“食”-“时”,通过同音字的转换,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发音和意义。
反义词接龙:如“甜”-“苦”-“甜蜜”-“苦涩”,通过反义词的对比,加深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
成语接龙:如“胸有成竹”-“竹报平安”-“安富尊荣”-“荣华富贵”,通过成语接龙,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学习大量成语,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句子接龙:如“我要出门买东西”-“西瓜大又甜”-“甜的东西吃多了不好”,通过完整的句子接龙,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了使词语接龙更具挑战性和趣味性,可以设计一些创新玩法:
抢旗大战:在6x7的格子图上进行,中心放置一面旗子。参与者从起点出发,每走一格需写出一个接续词语,已被占领的格子不能再走。最快到达旗子所在地者获胜。
时间挑战赛:设定一个时间限制,如30秒内说出尽可能多的接龙词语,增加游戏的紧张感和刺激性。
团队协作模式: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进行接龙,最后以接龙长度或创新性评出优胜团队。
词语接龙的效果如何呢?以成语接龙为例,通过2000个成语的接龙游戏,学生不仅能够快速记住大量成语,还能理解其含义和用法。更重要的是,这种学习方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爱上语文学习。
词语接龙之所以能有效提升词汇量,原因在于:
互动性强: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情境学习:在具体情境中学习词语,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多元智能:结合听觉、视觉、语言等多种感官,促进全方位学习。
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持续练习:通过反复练习,巩固记忆,形成持久的学习效果。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词语接龙作为一种创新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词汇量,还能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它将枯燥的词汇学习转变为有趣的游戏活动,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对于教师而言,词语接龙提供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工具,既能减轻教学压力,又能提升教学效果。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游戏化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快速反应能力。因此,词语接龙值得在语文教学中大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