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主题曲背后的津产音乐人揭秘
《哪吒》主题曲背后的津产音乐人揭秘
2019年暑期,一部名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动画电影横空出世,不仅以49.72亿元的票房创下国产动画电影新纪录,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在这部现象级作品中,一首融合了中国风与嘻哈元素的主题曲《哪吒》尤为引人注目。鲜为人知的是,这首火遍全国的歌曲,竟然出自三位土生土长的天津音乐人之手。
三位音乐人的相遇
白阳,艺名大痒痒,是这支创作团队的核心人物。这位来自天津宝坻的音乐人,不仅是《哪吒》的词曲创作人和演唱者,还担任了制作人的角色。作为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演艺中心的舞台技术总监,白阳在音乐创作方面早已小有名气,曾获得2015年文化部优秀流行音乐人奖、第九届咪咕汇年度最佳单曲奖等荣誉。
石羽函和苏利哲则是白阳的黄金搭档。石羽函来自天津南开,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独立音乐人,擅长词曲创作和编曲,曾为多位知名歌手量身打造歌曲。苏利哲则是地道的天津塘沽人,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独立音乐人,还是一位职业摄影师。他凭借在《哪吒》主题曲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了第九届咪咕汇年度最佳单曲奖提名。
从一张手稿到一首金曲
2018年的一天,白阳在天津生态城动漫园工作时,偶然看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海报。当时,这部电影还处于创作初期,但白阳立刻被这个题材所吸引。他意识到,这是一个难得的创作机会,因为哪吒的故事虽然源自中国神话,但这个形象在现代文化中并不常见,有很大的创作空间。
在没有提纲、没有框架的情况下,白阳开始了“野蛮生长”式的创作。他仅用了半天时间就完成了词曲的初稿。白阳回忆说:“整个创作过程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更多的是一种真实的表达。”
融合传统与现代的音乐语言
为了完美诠释哪吒这个角色,创作团队决定采用中国风与嘻哈元素相结合的音乐风格。白阳解释说:“我们想要突出哪吒顽童+英雄的双重人物形象,同时展现他积极向上但又桀骜不驯、自由自在的状态。”
在编曲过程中,石羽函和苏利哲尝试了多种传统乐器,包括唢呐、古筝等,最终选择了最能体现哪吒性格的唢呐。唢呐的声音既带有号召性,又能表现出一种“谁也压不住我”的状态,完美契合了哪吒的形象。
磨合与完善:追求完美的过程
尽管最初的创作已经相当出色,但导演饺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主题曲能够达到朴树在《平凡之路》中的那种状态——既有深度又不失亲和力。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创作团队不得不对作品进行反复打磨。
在这一过程中,一些最初的创意不得不被舍弃。比如,最初版本中有一段非常燃的唢呐独奏,但由于与整体风格不够协调,最终被舍弃。白阳还特意创作了“即使三头六臂,也有七情六欲”这样的歌词,以展现哪吒立体丰满的人物形象,但同样因为与电影整体内容的匹配度问题,最终也被删改。
火遍全国:一首歌的成功
经过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哪吒》主题曲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这首歌曲不仅在各大音乐榜单上名列前茅,还被学习强国平台推荐,成为了一首现象级的音乐作品。
白阳说:“我命由己不由天。谁说魔丸不可以是英雄,能够被哪吒感动,是因为我们都在哪吒身上找到了自己。”这种对命运的抗争精神,正是这首主题曲能够打动人心的关键所在。
如今,当人们谈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时,往往更多关注其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主题。然而,这首主题曲的存在,无疑为整部电影增添了更多的情感深度和艺术价值。三位天津音乐人的努力,最终化作了这部电影中最动人的旋律,留在了观众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