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小白 wenxiaobai
资讯
历史
科技
环境与自然
成长
游戏
财经
文学与艺术
美食
健康
家居
文化
情感
汽车
三农
军事
旅行
运动
教育
生活
星座命理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安全管理新标杆

创作时间:
作者:
@小白创作中心

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安全管理新标杆

引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8
来源
1.
https://www.mot.gov.cn/2023zhengcejd/202302/t20230209_3753965.html
2.
http://yjglj.ningbo.gov.cn/art/2017/4/1/art_1229079845_45256307.html
3.
http://zcom.zj.gov.cn/art/2024/11/15/art_1229618004_58946481.html
4.
http://www.ncfcsa.cn/1/15049.aspx
5.
https://www.pudong.gov.cn/019012013/20211219/324184.html
6.
http://www.qzlc.gov.cn/zwgk/qzbm/ajj/aqscbzh/202407/t20240710_3058739.htm
7.
https://www.suzhou.gov.cn/szsrmzf/szyw/202208/eca70b1c5aad4b28807d1347530001d8.shtml
8.
https://www.nx.gov.cn/zwxx_11337/zcjd/zcjd/201908/t20190827_1694119.html

2017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 33000-2016)。该标准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出,全国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中国安全生产协会负责起草。该标准实施后,《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AQ/T 9006-2010)废止。

安全生产标准化是现代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和完善一系列关键要素如法律法规合规、安全责任制、安全培训与教育等,提升企业的整体安全管理水平。新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将这些要素整合为八个一级要求,旨在帮助企业实现更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安全管理。企业应积极落实这些标准,不仅是为了符合法规要求,更是为了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01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要素

新版《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将原来13个一级要素调整为8个一级要求,即目标责任、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持续改进。

  1. 目标职责
    企业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和年度安全生产与职业卫生目标并纳入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目标。明确目标的制定、分解、实施、检查、考核等环节要求,并按照所属基层单位和部门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承担的职能,将目标分解为指标,确保落实。

  2. 制度化管理
    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管理制度,明确主管部门,确定获取的渠道、方式,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有效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建立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将适用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相关要求转化为本单位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并及时传达给相关从业人员,确保相关要求落实到位。

  3. 教育培训
    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明确安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满足岗位要求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知识,根据实际需要,定期进行复训考核。

  4. 现场管理
    企业应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安全生产、职业病危害评价,严格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审查、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管理程序。并建立设备设施检维修管理制度,制定综合检维修计划,加强日常检维修和定期检维修管理,落实 "五定"原则,即定检维修方案、定检维修人员、定安全措施、定检维修质量、定检维修进度,并做好记录。

  5. 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评估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和工作程序等,选择合适的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定期对所辨识出的存在安全风险的作业活动、设备设施、物料等进行评估。在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时,至少应从影响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并将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所采取的控制措施告知相关从业人员,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落实应采取的控制措施。

  6. 应急管理
    企业应建立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根据可能发生的事故种类特点,按照规定设置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建立管理台账,安排专人管理,并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并定期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做到一线从业人员参与应急演练全覆盖,并对演练进行总结和评估,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准备工作。

  7. 事故管理
    企业应建立内部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按照有关规定、行业标准和国际通行做法,将造成人员伤亡 (轻伤、重伤、死亡等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和财产损失的事故纳入事故调查和处理范畴。发生事故后,应及时成立事故调查组,明确其职责与权限,进行事故调查。事故处理后,应开展事故案例警示教育活动,认真吸取事故教训,落实防范和整改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8. 持续改进
    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自评结果和安全生产预测预警系统所反映的趋势,以及绩效评定情况,客观分析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及时调整完善相关制度文件和过程管控,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安全生产绩效。

02

企业实施现状与挑战

尽管安全生产标准化的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可,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

  1. 认识不到位:部分企业对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将其视为一项应付检查的任务,而非提升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

  2. 资源投入不足:一些中小企业受限于资金和人力,难以全面实施标准化建设,特别是在安全培训、隐患排查等方面投入不足。

  3. 执行力度不够:即使制定了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核机制。

  4. 持续改进机制缺失:部分企业未能建立完善的自评和改进机制,导致标准化体系难以持续优化。

03

实施效果与案例分析

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际效果已在多个企业得到验证。以某大型化工企业为例,通过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实现了以下转变:

  1. 安全管理水平显著提升:通过系统化的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企业及时发现并消除了多个潜在安全隐患。

  2. 员工安全意识增强:持续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活动,使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大幅提升。

  3. 应急响应能力加强:定期的应急演练和预案修订,提高了企业在突发事件中的应对能力。

  4. 生产效率提高:通过优化现场管理和设备维护,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有所提升。

  5. 经济效益显现:虽然初期投入较大,但通过减少事故和提高效率,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明显改善。

安全生产标准化不仅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新标杆,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积极落实各项要求,持续改进安全管理体系,为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经济效益。

© 2023 北京元石科技有限公司 ◎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42949号